English

“一切为了国家利益”

2007-03-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伟光 特约记者 杨海娣 我有话说

在日前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哈尔滨工业大学超精密光电仪器工程研究所创新团队以“超精密特种形状测量技术与装置”这一成果,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日前,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超精密光电仪器工程研究所,记者见到了该所所长、团队带头人谭久彬和他的创新团队,他们告诉记者:“国家的需求就是我们的第一任务

,一切为了国家利益!”

失败中学会放弃

谈到这次获奖,谭久彬深有感触地说“这个大奖来之不易,是全体团队成员经过18年的努力和无数次的失败,突破一系列的核心技术取得的成果。”

说到这一成果,我们首先要从什么是“超精密”说起。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精细如丝来比喻对事物描述的精确程度。经测量,一根发丝的直径是0.05到0.1毫米,但对于一些超精密测量仪器来讲,精确度要达到头发丝直径的几千甚至上万分之一。谭久彬告诉记者,超精密测量与仪器技术有两大作用,一是质量保证作用,只有解决了超精密测量手段问题,才有可能解决超精密零部件和超精密装备的制造问题,这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先进装备制造能力和水平;二是技术引领作用,有了一流的超精密测量和仪器技术,就会直接提升相关技术,特别是直接提升先进装备制造技术领域的实验能力和加工测量一体化技术水平,进而推动其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迅速提升,这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而谭久彬带领的这个团队所做的工作就是为了达到这两个目的。

1992年,38岁的谭久彬与同伴们刚刚完成长达3年的前期预研工作,和杨文国、李东升一起撑起一个大型专用精密仪器研制的项目攻关组的时候,就瞄准了这个世界前沿课题。从1992年到2002年,3650个日日夜夜,大大小小的失败数以百计,换来的是一个个单元技术的突破。

由于这是一个多学科交叉项目,机械、光学、电子、传感、控制、材料……远远超出了他们的知识范围,材料方面缺人就请学校专门研究材料的专家参与;实验设备不够就远上北京、上海等地蹭人家的地方和设备……然而最让大家难忘的是当工作台完成进行测试时,测试数据偏离设计指标很大!1995年的大年初三,这群年轻人又集中在实验室,不断地做实验、找规律,看问题出在哪里。当确认工作台报废的时候,大家都掉了眼泪。要知道,当时课题的总经费还不到50万元,而这个工作台就花了十几万元。

失败没有让他们停止探索的脚步,他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设计加工。同年,我国第一台大型专用精密仪器诞生!1996年,该项目获得航天工业总公司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经过深思熟虑,谭久彬决定带领团队在大型超精密仪器技术这个研究方向坚持走下去,以满足我国国防航天先进装备发展的需求。

拒绝诱惑和干扰

受到当时实验条件的限制,白天外界的一丁点儿动静所带来的振动、噪音,都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有在凌晨三四点钟时,没了干扰,才是实验的最佳时刻。这些研究人员对熬夜、加班等已习以为常,为了一组实验结果,他们经常不能回家,最紧张时,就把行李搬到实验室,一呆就是几十天。他们就是凭借这种严谨、细致的态度,一丝不苟的实验精神取得了第一手的实验数据。

“选择了这一条路,就要学会放弃。放弃名利、放弃安逸,还要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在自己的专业上要有很高的造诣,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失败和长时间没有结果的等待。”谭久彬说。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在选择这条路的时候都面临着一种选择,他们知道这是一个不容易出成果的新方向,也不是在短期内能见到效果的热点方向,每当所里要进新人的时候,谭久彬总要事先和他们谈话:“我们这没有节假日,每天要工作三个单元,要有很强的毅力和韧劲,要有一干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劲头。”

对他们最大的干扰就是一些小型短期项目的干扰。这类项目技术水平不高,但利润比较丰厚。这个团队做出了选择:做这类项目会直接冲击既定研究方向的研究工作,我们拒绝这样的短期项目。

回归团队

为了解决哈工大地处边疆,难以吸收其他高校优秀人才的不足,谭久彬所带领的团队更多从本校优秀毕业生中选拔。为了避免“近亲繁殖”产生的弊端,谭久彬开始有目的地培养他们之间的“差异”,再让每个人到不同国际环境中去强化“差异”。然而如何保证这些人才不会“一去不返”?谭久彬肯定地回答:“他们一定都会回来,因为他们离不开这个团队。”

崔继文,2000年加入团队,那时他还是在读博士研究生。2005年7月,崔继文被派到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开展为期半年的合作研究。凭借国内时期打下的良好基础,为期6个月的课题他3个月就完成了,解决了困扰德国同行多年的一大技术难题。在接下来的时间,他又申请了一个课题,两个月内又完成了。

1992年就加入课题组的杨文国是团队里的老人了,不善言辞的他只对记者说了一句:“在这个团队里干多少活也不累,因为心情好。”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团队创造出了一批一流的技术成果,一批原创性成果应运而生,该项目也填补了国家科技奖项几项空白。就在申报国家级科技奖励的时候,因发明奖获奖人名额的限制,刚到而立之年的王雷主动提出:“我还年轻,将来的机会还多,这次就不要考虑我了。”但是谁都明白,这样的机会,对大部分人来说,一生都等不来一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