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八次文代会、七次作代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同时他也指出,建设和谐文化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掘民族和谐文化资源”。
“两会”伊始,记者就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这一话题采访了几位全国政协委员。
传统文化中“和谐”资源丰富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与根本精神。从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到构建和谐社会体现的“以和为贵”,都渗透着这一中国文化传统的思想精华,这是被采访者的共识。
中央党校教授刘景路委员开门见山道:“且不说传统经典中对‘和’的阐述,就看在我国民间,人际关系讲‘以和为贵’,夫妻关系讲‘琴瑟之和’,家庭关系讲‘家和万事兴’等等,都说明注重‘和’的价值取向已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原则。再看紫禁城三大殿分别名‘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皇家园林名‘颐和园’,都离不开一个‘和’字,可见传统文化对和谐的重视。”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晓秋委员谈起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的各种例子,如数家珍:“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和而不同”主张既追求社会整体和谐,又保留个性发展;“和为贵”追求和谐的人际环境;更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求,认为首先必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不断完善自我,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和国家作贡献。王晓秋认为:“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宝贵遗产,体现了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等各种层次上的和谐关系,提供了许多可加以现代诠释的历史资源。”
中央党校副校长、教授李君如委员则从“和”字的原始字义说起,言简意赅地说明了“和”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的最初字义为人们期待着有一天在庄稼旁边听听音乐,过上安定康乐的生活。这是农耕社会中人们的一种物质和文化生活追求。这种追求积淀下来,形成了一种美好的‘和’文化,潜移默化地熏陶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不仅把人们对‘和’的追求上升到了新的境界,而且为‘和’的实现提供了现实基础。”
现代社会里“和谐”焕发生机
委员们在论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传统文化关系的基础上,还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对传统文化加以创新和发展,使其中的“和谐”精神焕发出新的生机。他们一致认为,传统文化虽然不能给我们提供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现成答案,但它可以为解决当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历史的智慧、现实的参照。
李君如委员认为,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怎么认识和对待大自然,从来就是各种文化都关注的话题;各种不同的世界观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我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已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现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世界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指出:“我们今天要建设的和谐文化,也应包括人与自然友好相处这一非常古典又非常前卫的思想,并且应该在全社会努力普及这种文化理念,以此来约束我们对自然的过度索取,规范我们对自然的行为。用这样的和谐文化塑造出来的中国,一定是一个文明的中国。”
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张燕瑾委员则强调:“传统犹如血脉,应该更新,但不可以割断。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可以抛开自己的传统文化而重新打造出一个现代化社会。”他同时也提到:“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曾说,‘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建设和谐文化少不了对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也切不可一味固守,而是要找到其与现代社会的契合点,使其和谐的内核在新时期焕发新的生机。”
刘景路委员十分关注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问题。他对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长篇讲话记忆深刻,对总书记在千头万绪中首先强调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十分钦佩。他呼吁:“要继承传统文化追求‘人格完善’的传统,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精神素质。在我们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人文化育的内容无比丰富。建设和谐文化应该特别重视这些内容,凭借它在民众中树立道德意识和道德自觉,使我们的公民不断自觉地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感受真善美,在有限的生命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为建设合理的、美好的、和谐的人类生存环境作出贡献。”
国际背景下“和谐”贡献理念
胡锦涛主席曾多次在外交场合强调:中国自古崇尚和谐。他还首次在2005年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委员们认为,传统文化的“和谐”内核,为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提供了文化基础,是中国文化对世界作出的重大贡献。人文学家李汉秋委员说:“和谐世界是中国传统思想与现代执政理念的结合,与传统文化中热爱和平、讲信修睦、亲仁善邻、追求和谐的核心价值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国人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及对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中国文化以其独特的开放性、包容性和持久性,为和谐世界的建设提供着思想支持。”
王晓秋委员指出,尽管由于国情民情的不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活状态千差万别,价值观念各种各样,但追求世界和谐,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平、发展、合作正在成为各国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崇尚和谐是各国人民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我国在国内建设‘和谐社会’,在国际上提倡‘和谐世界’,这是顺乎世界主流民意的。”
李汉秋委员还提出,和谐理念的倡导,有助于在世界上塑造我国“亲仁善邻”的国际形象。胡锦涛主席2006年在耶鲁大学演说时,讲中华文明首举“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还讲到“亲仁善邻”。温家宝总理在美国波士顿演说时,讲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许多珍贵品”时,首举的就是“仁爱”。李汉秋委员认为,作为和谐精神的一种体现、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仁爱”主要指爱护人、关心人、尊重人,也就是以人为本:“基督教国家讲博爱,中国人讲仁爱。仁爱不仅是重要的核心道德,而且可成为道德信仰和信念。仁爱的关系、仁爱的社会已成为一种价值追求、价值理念,不仅是古代人文精神的核心,而且是现代人文精神的基因,不仅是中国人的传统精神,而且是世界人民共同的理想追求,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根基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