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成代表:
我曾经是一名打工青年,因此对农民工的生活有着切身的体验。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很匮乏,这是个值得忧虑的问题。
现在我们对农民工关注的重点是工资,对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下了很大决心,出台了不少措施,但对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关注不够。前一阵我看到媒体上报道
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生活水平,在微观层面可以采取一些实际措施,比如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兴建一些文化娱乐场所,给他们播放电影电视剧。更重要的是在宏观政策层面统筹解决他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如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
今年我的议案集中在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方面。我国现行社保缴费费率较高,养老金账户还不能跨地域转移,这直接关系到农民工今后的生活。只有和就业、养老、医疗保障等问题结合起来,农民工文化生活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本报记者谢文采写)
张自立委员:
城市里谋生的农民工在精神文化生活领域往往被“边缘化”,全社会应该给这一群体更多的关爱,这是倡导社会新风尚,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在我的家乡安徽省,2006年的外出务工农民就超过了1000万人。他们在城市里的工作相对集中于服务业和建筑业,两者相比,从事娱乐、美容美发、家政服务业的农民工还有一些诸如看电视和报纸的基本文化生活,但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基本上没有什么业余文化生活。
造成农民工文化生活“沙漠化”,一是经济原因,农民工收入有限,舍不得用于文化消费,二是社会原因,包括政府部门、建设单位在内的社会各界,对农民工的文化需求尚未给予足够重视。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丰富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纳入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文化部门要鼓励文化经营单位和文艺工作者为农民工提供免费或者优惠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农民工用工单位要积极地成为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的主体力量,同时,要发挥社区优势,吸引和组织农民工就近参加社区文化活动。(本报记者王庆环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