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西部地区更要重视人才资源开发

2007-03-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瑟 我有话说
     “人力资源开发,对西部地区来说,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只有坚持把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人力资源开发上,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正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会议的甘肃省委书记陆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鲜明地讲出了自己的观点。

陆浩介绍,甘肃是一个

欠发达省份,经济发展滞后,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导致劳动者素质不高。甘肃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04年,比全国少一年;青壮年文盲率高达8.47%,比全国高出4.47个百分点。立足这一省情,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反弹琵琶”,用更大力量发展社会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就学、就医和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努力做到青壮年劳动力人人有知识,各个有技能,以此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陆浩很有兴趣地谈起了会宁的教育移民问题。会宁县是甘肃中部黄土高原的一个贫困县,也是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的地方。那里自然条件艰苦,生活比较困难,但重视教育的氛围却很浓。恢复高考以来,这个县考上大学本科以上的学生就达4万多人,仅北京中关村的科技人员中,会宁籍的就达三四百人。这4万多人不仅直接带动了4万个家庭脱贫,而且影响和带动了更多会宁人思想观念的转变,这个县每家每年外出打工的人平均接近2人。倡导会宁教育移民的经验,就是希望所有的县长都当“教育县长”,目的就是要引导大家把工夫更多地下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上。

近年来,为了做到这一点,甘肃着眼于实现教育公平,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为重点,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教育的职责,加大投入力度,在全省农村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大力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下大力量推进“两基”攻坚,已有74个县市实现了“两基”攻坚目标,青壮年文盲率降低了近两个百分点。

陆浩认为,提高劳动者素质,首先要发展职业教育。甘肃省正是把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关键之举,逐年增加公共财政投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以就业为导向,把学历教育同短期培训有机结合起来,推行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促进了职业技术教育的蓬勃发展。

陆浩说:“随着全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高等教育已日益成为大众化教育。目前,甘肃高校已发展到33所,在校学生20多万人。要推进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在调整高校专业设置、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工夫,尤其要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为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大学学习任务,我们采取各种措施,资助他们完成学业。今年,省级财政列支2000万元,探索建立了援助贫困大学生制度,目的就是要确保考上大学的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陆浩强调,人力资源开发一定要同促进就业和创业相统一。甘肃省坚持把提高劳动者素质同扩大劳动力转移就业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培训渠道和手段,不失时机地对城乡富余劳动力开展有组织、大规模的技能培训,促进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由季节型短期输出向常年稳定型输出转变。去年,甘肃省培训劳动力170多万人,输出转移劳务534万人次,创劳务费收入119亿元。

“社会事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全面发展,开发人力资源重在发展社会事业。”陆浩说,在优先发展教育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将巨大的人口压力尽快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