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企业公益之心 社会和谐之音

2007-03-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高建进 李韵 我有话说
程聚生代表:

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是政府的重要职责,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作为中央驻皖大型建筑企业,中铁四局集团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使命。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加就业,提高职工收入与福利,这是企业存在的理由。同时,因拥有相对雄厚的经济实力,企业若能怀有一颗公益之心,多为社会的

和谐着想,多为社会的公益事业出力,就一定能在全国人民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协奏曲中发出自己的强音。

构筑和谐社会需要企业不仅要增强公益意识,同时还要转变公益观念。一方面体现在多为社会的公益事业作贡献,如中铁四局集团在扶贫济困、抗洪抢险等方面为国家和安徽省作出了很多努力;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企业的和谐发展之中。比如在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方面,全集团每年吸纳农民工达20万人。我们在农民工管理上积极推行与企业职工“同学习、同劳动、同参与、同生活、同娱乐”的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光和热,使其真正与企业、与城市融为一体。

作为一家建筑企业,中铁四局集团在发展中还十分注重保护好文化遗产。2006年初,中铁四局集团承建的合武铁路六安段,发现了安徽乃至全国迄今为止发掘的规模最大的王陵墓室――双墩汉墓,为了保护好遗址,我们大幅度调整施工布局和施工方案,造成了工期和成本方面的巨大损失。但我们以保护文化遗产大局为重,并在古墓开挖过程中千方百计提供支持,按文物管理部门要求,帮助清理一号汉墓土方。

这些都是我所理解的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企业的公益意识。(本报记者高建进采写)

李书福委员:

中国民营企业的规模一般都不大,资金积累也不充裕,因而更多地是把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尽管如此,国家指定的几个慈善性质的基金会还是接到了大量来自民营企业的捐款。另外,还有一些企业是把钱直接捐给了希望小学等具体单位。

吉利控股集团一直在根据自身的情况,努力参与公益活动。不是因为我们有很多钱,而是希望为社会多营造一个爱的氛围。我们始终认为,企业怀有对国家、民族、社会高度的责任感,是企业存在于社会的价值所在。

我们捐助的最大的一项公益活动,就是向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资5000万元,在全国范围内寻找1000名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高中毕业生,资助他们完成大学学业。这并非是吉利的一时冲动,而是出于对教育事业的一份热爱。多年来,我们一直秉承“教育是国家的根本”的理念,将教育作为企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来抓,始终没有忘记对困难群体的捐助。我期望教育资助计划的实施能够真正有助于那些贫困学生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吉利虽然还在不断地成长和壮大中,但对于中国教育事业却应不遗余力地进行支持,为中国把人口优势变成人才优势做些实事。

教育事业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热心教育公益事业的有识企业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希望能有更多企业和个人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来。(本报记者李韵采写)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