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合国统计,2007年,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将第一次超过全球人口的一半。城市化步伐加快带来的能源、环境、卫生、居住、安全、贫富差距等问题日益凸显。在这一具有转折意义的历史时刻,一届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综合类世界博览会,正在中国上海积极筹备。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这里将成为全球200个国家和
上海市委代理书记、上海市市长、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执行委员会主任韩正说:“上海世博会是由中国举办、上海承办的全球盛会。这届世博会的主题,体现了迅速成长的中国对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的创新和思考,是中国献给世界的一首和谐乐章。”
上海:拿出中心城区百分之一土地办博
上海世博会园区占地5.28平方公里,约占上海中心城区面积的百分之一,是世博会历史上面积最大的一届。这并不是主办者刻意创造第一,而在于这片市中心黄浦江两岸的“贫民区”、“污染区”积重难返,亟须改造:居民多达1.8万多户,但户均建筑面积仅30平方米;特别是在棚户区,往往数代同堂,几个家庭同挤一屋。与居民区交错混杂的272家企事业单位,既有造船、港口机械等行业的百年老厂,也有钢铁、化工、发电等污染企业;高耸的烟囱、生硬的塔吊、破旧的房屋,包裹着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长达8公里,让城市多了几分苍老与滞重。
出人意料的是,短短两年时间,“世博会园区搬迁”这一上海有史以来动拆迁量最大的单体工程,已胜利在望。截至今年2月底,1.8万多户居民全部搬出,并顺利入住两个配套新建的“世博家园”,户均住房建筑面积扩大到75平方米左右;世博会园区拆除的各类居民房屋建筑面积共计110万平方米,相当于目前中国内地第一高楼上海金茂大厦建筑面积的近4倍;272家企事业单位大多已经完成或正在搬迁,整个园区已腾出50%的土地供世博会工程和配套市政项目建设;在危棚简屋和污染厂房旧址上新栽的大片绿树映衬着滚滚不息的黄浦江水,让人对这座仍处在大变迁中的城市未来,油然而生无限憧憬。
“世博会还没举行,我们已率先尝到了世博会结出的果实。在新房子里过第一个春节,真觉得苦尽甘来,生活越来越有滋味。”56岁的动迁居民邹淑芳说。
同济大学教授、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吴志强认为,中国打破了历届世博会在居民稀少的空旷场地兴建园区的惯例,选择了旧城改造这一最难啃的“硬骨头”,显示出中国政府借举办世博会契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百姓生活、创造和谐社会的坚定决心。
以和谐的“世博软件”吸引全球智慧与创新
如果说现代化的园区建设是举办世博会的硬件基础,那么主题则是世博会的灵魂,演绎好主题是成功举办一次高水平世博会的关键;而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则决定参展方愿不愿意将自身最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和经验智慧拿到世博会展示,进而关系到世博会的精彩程度和民众参与热情。
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在今年年初尘埃落定。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之下,确立了五个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以及“城市和乡村的互动”。主题演绎集中回答三方面问题:什么样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什么样的生活观念和实践让城市更美好?什么样的城市发展模式让地球家园更美好?作为世博会展示重点的中国国家馆,确立了“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将系统展示以“和谐”为核心的中华智慧。
在世博会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继2004年12月1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世界博览会标志保护条例》之后,作为上海世博会领导决策机构、由国务院近30个部委组成的世博会组委会,又于今年初审议通过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知识产权保护纲要》。《纲要》明确规定:“除中国法律允许的情形外,上海世博会组织者将禁止未经许可对各国参展者的展览、论坛和表演进行录音、录像、摄像和现场直播的行为”;“上海世博会组织者将为各国参展者的展品提供展览证明,以使会上首次展出的发明创造在展出之日起6个月内在中国申请专利时不丧失新颖性,使各国参展者在上海世博会上展出物品首次使用的商标在自展出之日起6个月内在中国申请商标注册时可以享有优先权”。
上海世博局副局长周汉民强调,《纲要》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国务院行政规章。中国政府为一次大型国际活动的成功举行接连制订颁布知识产权保护规章,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这为最终把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届新思想、新创意、新发明、新创造的和谐聚会奠定了法制基础。
与国际社会共襄盛举
上海世博会执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2006年以来,上海世博局累计接待了50多个国家的380多批次政府官员和企业代表来访。2006年3月启动上海世博会国际招展工作后,截至今年3月12日,已有105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确认参展,其中已有1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任命了政府总代表或项目协调人。预计今年这一目标可达到170个。
除了面向主权国家、国际组织以及国内外著名企业招展外,上海世博会组织者还根据主题需要,与联合国人居署、国际展览局等国际组织和国内主管部门合作,特别规划了一个占地约10-12公顷的“城市最佳实践区”,面向全球有代表性的城市招展。这个最佳实践区将围绕能源、环保、交通、就业、社区建设等“棘手”问题,引进当前已经实施并可对未来城市生活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成功案例,通过在模拟街区中的运转实践,集中展示现代城市发展的最新理念。目前,这一世博会历史上的首创之举已得到全球近百个城市的积极响应。
上海市副市长、上海世博会执委会常务副主任杨雄强调,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类世博会,中国与一些多次举办过世博会的国家相比,在举办经验方面还存在许多差距。因此,积极开展国际招展,与国际社会共襄盛举,是上海世博会筹办和举办工作中的重要原则。
自2002年12月申博成功后,上海世博局已连续四年与国际展览局合作,每年举办一届世博会国际论坛;并于2006年开始举办每年一度的国际参展方事务会议,虚心听取各国专家以及参展方对中国举办世博会的意见和要求。
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也是城市主要的存在目的。”他认为,上海世博会将会为世界打开一扇人与人、人与资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窗口。(新华社上海3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