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在河南省中部豫西伏牛山余脉,有一座历史悠久、物产丰富的文明古城――宝丰。数千年来,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人类祖先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早在旧石器时代,县城西部山区的
宝丰这方积淀了数千年文化、物质基础亦十分丰厚的沃土上绽放出了曲艺、魔术、书会等规模不同、形式各异的艺术之花!而其中开放得最鲜艳、最美丽,最能经历风霜雨雪而始终挺立于万花丛中的,当属十三马街书会。
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在宝丰城南十华里外的马街村会如期举行一次书会。这是全国民间曲艺艺人的盛会。彼时,来自河南各地以及山东、河北、安徽、湖北、四川、江苏、陕西、甘肃、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成百上千名曲艺艺人,不畏刮风下雨,不惧天寒地冻,三五成群,两个一组,踏着雨雪与泥泞,向马街村东北隅应河岸边前进。那情景可称得上是:万人空巷齐聚马街书会,千姿百态尽显曲艺风采。
马街书会起源于元延佑二年(即公元1315年),与祭祀火神有直接关系。每年正月初七火神生日这天,家家户户、男女老幼都要给火神爷烧香上供磕头,保佑一年内平平安安、大吉大利。起初,人们只是以敲锣打鼓的热闹形式给火神爷祝寿,后来逐渐发展到唱大戏、起庙会。马街书延续至今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其间不断增加新剧种,有三弦书、大鼓书、河南坠子、大调曲子、山东琴书、徐州琴书、湖北渔鼓、四川清音、凤阳花鼓、京韵大鼓、西河大鼓、河洛大鼓、陕西快板、南阳鼓词、快板书、相声、单弦、二人转、评书、道情、乱弹等,数目达三十余种,可谓五花八门、名目繁多。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马街书会以其独特的魅力迎来了国际国内千千万万的观摩者,其中也不乏专程去考察、研究的专家学者。美国衣阿华大学教授欧达文参观后发出惊叹:了不起!这样一个民族的、民间的、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1995年,基于马街书会在国内巨大的影响力,中国曲艺家协会决定在平顶山市举办“第二届中国曲艺节”,并在宝丰影剧院设立曲艺节演出分会场。是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为曲艺节亲笔题词:“弘扬民族文化,繁荣曲艺事业。”全国人大委员会委员长李鹏同志题词:“中原名城,曲艺之乡。”2006年5月20日,宝丰马街书会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