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活着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2006年3月15日,一个有胡杨般品格的人离去了。内蒙古额济纳旗林业治沙局局长、森林公安分局政委李德平,在去外地开会的返回途中,因交通意外殉职,时年40岁。
上千名自发赶来参加李德平遗体告别仪式的干部、农牧民,以及同事朋友,将李德平家的小院胡同挤得水泄不
沙起额济纳
额济纳旗地处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北缘,风沙、盐碱、荒漠化严重,年均降水量不足37毫米,蒸发量竟高达4000毫米左右。过度干旱频繁引发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天上没有鸟,地上不长草”,就是这里的写照。
1985年,19岁的李德平从农牧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林业局森防站。从那时起,他扎根沙漠20年,用一副铁脚板走遍了额济纳11.4万多平方公里的沟沟坎坎,承担起拯救居延绿洲的使命。
李德平先后参与组织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科研课题,获得优秀成果。如,“额济纳旗弱水下游戈壁人工绿洲生态建设实验的研究”于1997年完成,并通过了专家鉴定,开创了近河戈壁造林之先河,证明近河戈壁通过治理可以逆转为绿洲。如今全旗已推广近河戈壁人工造林2.94万亩,在达来呼布镇西侧形成了一条南北长6.5公里、东西宽4.6公里的人工林带。
他大力推广实施“护、封、育、造”系列工程技术。目前全旗围封天然林面积已达75万亩,其中经过封育已有30万亩的胡杨林根蘖苗日渐繁盛,林下植被覆盖度较封育前提高了25%。此外,李德平还组织开展了全旗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摸清家底,使额济纳旗329.7万亩森林资源从2004年开始列入自治区首批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范围。
额济纳旗地广人稀,两户牧民家相隔十几里地很正常。为了让牧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李德平带领技术人员走家串户,往返于各个畜群牧点讲授造林技术,常常一走就是20多天。功夫不负苦心人,如今额济纳旗以灌草为中心,水草林料机“五位一体”模式的小生物经济圈已达630多处1.5万亩,成为防沙治沙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补充。
在他的积极努力下,2003年,额济纳旗胡杨林自然保护区被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保护区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通过国家林业局审批,建设总投资951万元;2006年,居延海湿地保护恢复工程列入国家林业局“十一五”规划。
李德平对额济纳旗林业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党和人民给了他一系列荣誉――全国绿化委员会、人事部、国家林业局授予他“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称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他林业青年科技奖和自治区劳动模范等称号。
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有了李德平辛勤栽培和各级组织的关怀,才有了永青模式和全嘎查123户牧民的共同富裕”,牧民永青加布感慨地说。在永青加布承包的1.3万亩草场上,是李德平和同事们手把手教她种草种料。当她种植的柽柳发生害虫时,又是李德平第一个发现虫情,亲手制定了灭虫方案,并派人到牧民家进行防治,将害虫消灭在萌芽状态。
“过去老鼠野兔都不愿意呆的草场上,现在红柳高得连骆驼进去都看不见了。”牧民根登算了一笔账:他承包的草场,柽柳覆盖率由过去不足10%提高到现在的30%以上;李德平帮助规划的5万株沙枣树上结出的沙枣,取代了饲料玉米。同一块草场,过去连100只羊也养不活,现在饲养的1000多只羊每年吃也吃不完。
苏古淖尔苏木乌兰图格嘎查农民马民政说,当地一些沙地、盐碱地种不出好庄稼,“春种一麻袋饱的,秋收一麻袋瘪的”。为了说服群众退耕还林,李德平逐户为农牧民对比算账做工作,帮乌兰图格嘎查的96户农牧民弄懂了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好处。随后,他亲自调运树苗指导农牧民栽树,使几乎寸草不生的沙地和盐碱地变成了林地。
2003年,在额济纳旗收购退耕还林补贴需用的玉米时,恰遇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全面展开,邻省退耕补贴也在集中采购玉米,一些商贩乘机将超出水分标准的玉米卖到额济纳旗。发到农民手中的部分玉米因水分大没及时晾晒而发霉,一些玉米甚至结成冰块。李德平发现后大怒,逐一到每个退耕户家中核实粮食发霉、缺斤短两的数量,然后和粮食部门交涉,为农牧民调换补齐了粮食。
刚开始推行水草林料机“五配套”草库伦时,牧民抵触情绪很大,认为牧人世世代代都是这样过来的,胡杨林就是牧人的草原,搞什么草库伦。当时因牧民不理解,林牧矛盾很尖锐。李德平一户一户进行宣传,甚至在达来呼布镇街头巷尾碰到牧民时,也要拉上家常进行宣传。几年的实践证明,牧民们从“五配套”草库伦中获益颇多。
发生在李德平身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老百姓有问题来找我们,说明信任我们,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是我们的责任。”这是一句李德平经常说的话。许多牧民则纷纷说,这样的好干部才是牧民的贴心人啊。
“自己不带头怎么能带动周围的干部群众”
一个小院,四间旧平房。客厅里一个小茶几上放着几本工具书,一套老式沙发,一台18英寸的电视,泛黄的老墙皮。这就是每年经手近两千万元资金,指挥上百人队伍的额济纳旗林业治沙局局长的家。
“自己不带头怎么能带动周围的干部群众。”这是李德平的口头禅。有一年,李德平老父亲的萝卜地起了“地老虎”(一种害虫),父亲让李德平从森防站拿点防虫药。李德平对父亲说:“农药商店有卖的。”当时正在灭柽柳条叶甲虫,李德平手中掌握着几十吨杀虫药。面对无私的儿子,父亲再也没说什么。
多年来李德平办了不少这种“不近人情”的事。可是他能对家人说的只是:“我手中的权力不属于我自己。”经他亲手使用的资金高达几千万元,但是在资金使用上从未发生大的问题。
在从事森林公安分局工作的时间里,李德平始终牢记人民警察肩负的职责,从我做起,忠于职守,冲破关系网,顶住说情、行贿风。1998年12月,李德平带领民警在额济纳旗与邻省某县交界处堵截盗猎盗伐分子。在戈壁的寒风中,每晚他们睡在自制的羊皮睡袋中,饿了用钳子夹、螺丝刀凿点冻得石头块似的干粮,渴了用石头砸点冻成冰坨的矿泉水。
十几天后,他们截获了两辆偷运梭梭柴的东风卡车。车主自称是某县领导之子,到处找关系说情,还背着人拿着两万元现金企图贿赂李德平。李德平当场拒绝说:“盗运盗伐森林资源是违法的,这两万元现金如果还不拿走,就立刻按罚款上缴国库!”最终,李德平顶住压力依法处理了此案。
2006年因修建策克―嘉峪关铁路需征占林地,这条铁路是关系到额济纳旗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所有部门都一路绿灯。由于建设方面没办理征占林地手续,旗领导指示李德平“先开工,后补办征占林地手续”。他三番五次和旗政府有关领导争辩得面红耳赤:“发展地方经济必须符合国家林业政策,必须按照规定办理征占林地手续,没有手续,占用林地开工就是违法的。”在李德平的坚持下,策克―嘉峪关铁路工程按规定办齐了征占林地手续才开工建设。(新华社呼和浩特3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