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遏制古老的结核病发威

2007-03-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胡其峰 我有话说

3月24日,第12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流行广泛,控制从我做起”成为今年的主题。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历史上对人类的危害触目惊心。解放前,民间称结核病为痨病,并且有“十痨九死”的说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结核病在全球“死灰复燃”,许多国家包括结核病疫情控制较好的国家,普遍出现疫

情下降缓慢或严重反弹的局面,发病率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长,结核病再次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重大的经济社会问题。

更让人忧虑的是,中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患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二位。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召开的第二届全球遏制结核病伙伴论坛大会上,将中国列在需要特别引起警示的国家和地区的首位。

全国5.5亿人感染过结核菌,防治知识知晓率非常低

3月20日,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肖东楼对记者谈起结核病现状,语气严肃:“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新发结核病患者880万例,其中传染性结核病患者390万例,每年因结核病死亡的患者约200万人。面对全球结核病疫情日趋严重的局面,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结核病列为重点控制的三种传染病之一,并于1993年宣布全球结核病处于紧急状态,强调遏制结核病的流行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

谈到目前我国结核病现状,肖东楼总结为“六多”:一是感染人数多,全国有多达5.5亿的人口感染过结核菌,约占全国人口的45%,明显高出全球平均感染水平;二是患病人数多,全国活动性肺结核、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367/10万和122/10万,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约450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约150万;三是新发患者多,全国每年新发生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约145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65万例;四是死亡人数多,全国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五是农村患者多,全国约80%的结核病患者集中在农村,而且主要在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结核病已成为我国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六是耐药患者多,全国结核病耐药率高达28%。

为了解我国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和行为现状,卫生部不久前组织开展了全国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与药品管理部主任周林告诉记者,此次共调查了69253人,调查结果显示出6个特征:1、公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2、公众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知晓率差别较大;3、文化程度成为影响公众知晓率的重要因素;4、公众获取结核病信息主要靠人际渠道;5、健康教育材料的使用对于提高知晓率起着重要作用;6、学校健康教育课对结核病知识的教育开展不够。

治愈率92%,积极履行对世界的承诺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并坚持把结核病防治作为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来抓。肖东楼告诉记者,2006年,全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覆盖率维持在100%;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为79%,治愈率为92%,发现率和治愈率均超过了《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70%和85%的预期目标,也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据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政策规划部主任姜世闻介绍,去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了防治结核病的投入,防治经费由2005年的3亿元增加到4亿元。按照《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的要求,2006年卫生部组织开展了“规划”的中期评估工作。全国32个省级(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27个地市级、2708个县级“规划”实施单位全部参加中期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已经如期实现了《规划》的中期目标和全球结核病控制阶段目标,建立了符合全球遏制结核病策略又具有中国特点的中国结核病控制模式,健全了国家、省、地、县、乡镇、村(社区)综合的结核病控制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了结核病监控与评价系统。5年间,我国结核病防治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发现和治疗了205万名传染性肺结核病人,避免了3740万至5610万名健康人受结核菌的感染,每年可挽回经济损失至少80亿元。

姜世闻还告诉记者,根据中期评估的结果,目前我国结核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防治任务艰巨;一些地方政府承诺落实不足,结核病防治经费投入仍缺口较大;基层结核病防治机构和专业队伍工作能力欠缺,与未来的防治需求有差距;流动人口剧增、结核菌/艾滋病毒双重感染和耐药结核病的挑战,增加了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难度。

三大难题:流动人口、耐多药、双重感染

“当前,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主要面临三大难题:流动人口、耐多药结核病、结核菌和艾滋病病毒(TB/HIV)双重感染。”中国疾控中心临床中心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主任赵雁林对记者说。

据赵雁林介绍,目前全国约80%的结核病患者集中在农村,而且主要在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流动人口的结核病防治成为一个难题。我国农民工结核病防治政策和当地居民一样,享受免费的诊断和免费的治疗。今年我国还可能在一些项目试点地区对农民工提供特殊的关怀。

肖东楼告诉记者,当前,耐药菌株尤其是耐多药菌株的不断产生和流行,致使结核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2006年,我国实现了结核病病人的发现率、治愈率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覆盖率三大结核病防治目标。下一个目标是结核病患病率和死亡率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下降50%,这个难度很大,其中耐药结核病是影响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障碍。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球每年新出现耐多药结核病病人30万人至60万人,而我国耐多药结核病病人数占全球的1/4至1/3。2000年,我国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我国耐药率约为28%。

赵雁林认为,我国当前耐药结核病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病人的依从性比较差,由于一些病人对全疗程抗结核病药物治疗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在症状改善以后就擅自停药;另一个是由于耐药结核病的感染,导致部分病人直接地发病就是原发性的耐药结核病,感染的就是耐药结核菌。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国已开展耐多药结核病防治(DOTS-PLUS)的项目,把武汉市和深圳市作为试点进行耐药病人的治疗,并在这两个试点建立了负压病房,减少病患之间和医患之间的病菌传播。为解决耐药结核病问题,卫生部决定于今明两年开展全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把我国耐药结核病的现状、产生的原因摸清楚,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控制耐药结核病在我国的流行。目前,各调查点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4月1日将在全国同步启动。

我国结核病防治的另一大障碍就是结核菌和艾滋病病毒(TB/HIV)双重感染。据赵雁林介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统被破坏后,会促进结核菌的传播,因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常常会发展成肺结核患者。记者了解到,目前,双重感染治疗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经在我国开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