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城市文化”絮语

2007-03-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苏华 我有话说

阳春三月,旅游热开始升温,北京、上海、大理、丽江、桂林、香港、澳门等旅游城市再度成为人们出游的选择。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旅游热点总集中在这些城市?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博士认为“一个城市要是适合人民,同时拥有良好的环境的话,它必须有一种文化的认同,一种文化的

归属。但是如今城市建设越来越”千城一面“,缺乏特色。国家文物局长单霁翔在一次接受采访时也颇有感触地说:”今天,一些城市已经很难找到层次清晰、结构完整、布局生动、充满人性的城市文化形象。“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以GDP为导向的城市建设在“不断的拆迁和复制中”变成了“千城一面”,也带来了一些诸如环境污染、工作繁忙、生活压抑、人际间冷漠的缺憾,值得人们反思。

事实上,这种反思已开始了。很多专家学者希望从另一个角度,即从城市文化的角度提出一种解决城市宜居的创新建设思路。这种城市文化,将是“一种超

越、一种抵达、一种宽容,一种启蒙”,可以给城市创新注入新的文化动力,使城市在创新中形成记忆沉淀,并把这些沉淀变成城市的个性,变成城市居住环境的文化精神支柱。应该说,以城市文化来诠释一个城市的生活理念,目前虽然尚无定论,但至少是一个创新。这正如专家举例描述云南大理的那样:回归自然生活的方式偶然契合了先锋的超然属性,在中国独一无二。这种文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一种超于感性,超于自然与世俗的固然存在,变成“宜居环境”的最佳基点。

去过大理的人都有感受,那里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而且人文风情底蕴丰富,给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到这样的地方旅游,能在欣赏大自然“风花雪月”美景的同时,时刻体验到“山同人朗,水与情长”,产生天人合一的返归真的感受。就好像徜徉于大理古城的“洋人街”,一半是“流水绕街巷,家家户户养花忙”,一半是时尚酒吧,人们往往陶醉在那“半是现代,半是过去”的意境中。而相反的许多事实也证明,一个没有文化,没有历史的城市,只是一个由冷冰冰砖石筑成的空壳,注定将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城市,也不是人类的最好居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