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上网求职 大势所趋

2007-04-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主持人 钟晓军 我有话说

主持人语就业问题是群众关注度极高的民生问题。近年来,网络招聘的出现,正在给就业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传统招聘和网络招聘孰优孰劣?招聘网站靠什么特色来帮助求职者实现成功就业?日前,本刊邀请中华英才网总裁张建国、华夏基石人力资源专家彭剑锋,以及普通求

职者李玲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传统招聘会效率低下

主持人:据报道,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今年新增城镇求职人员2400万人,就业形势严峻。

彭剑锋:的确,根据教育部门的统计,去年大学毕业生413万人。今年毕业495万大学生,比去年增加了82万人。

李玲:从我身边的人来看,就业压力确实较大。同学们还拿这个来调侃,有同学参加了无数面试,被大家称为“面霸”,有的屡求职屡碰壁,又成了“拒无霸”。

主持人:我们来看一次发生在不久前的事件:某地的一次招聘会上,两扇玻璃门被汹涌的人潮轰然挤倒,大家又踩过倒在地上的门,继续前进。这种安全隐患让人揪心,但似乎是各种招聘会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

彭剑锋:安全隐患是看得见的,容易被大家提到。但实际上,传统招聘会的真正致命伤在于效率低下。一份对求职者的调查数据显示,认为招聘会比较有用的人只有23%,也就是说,有近八成求职者对招聘会的效果感到不满。这样的效果对社会资源造成巨大浪费。

李玲:参加一次招聘会,要花很多精力。我本人是很少去的,不过同学去得多,大家都觉得比较矛盾,去了好像意义不大,但不去却心有不甘。

张建国:中华英才网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发现73%的受访者认为招聘会已经不是求职应聘的理想渠道。而相比之下,网络招聘成绩斐然,在过去的10年里,网络招聘已经解决了数百万人的就业问题,中华英才网自创立以来,已累计帮助260万求职者成功就业。截至2007年2月底,中华英才网拥有1050万个人注册会员,有超过970万份有效简历。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重复求职的成功率,中华英才网注册用户的五分之一通过网络招聘平台找到工作,这个就业率比招聘会高了数十倍之多。

主持人:不做对比确实不知道。除了效率之外,网络招聘还有什么优势?

张建国:对社会,节约资源,没有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对用人单位,高效、便捷、成本低,且选择面更广;对求职者,不需要“门票”,一律免费,而且职位数量比传统招聘会大得多。实际上,网招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有关研究报告指出,在求职期内每天至少访问一次招聘网站的,占到了37.7%。此外,我还可以提供两个数据:其一,3月1日,中华英才网启动“2007春季网络招聘会”,短短两周内,就有8万多名各地求职者参与其中投递了简历,这相当于好几个大型人才交流会的参会人数;其二,从2007年3月,刚进入求职招聘旺季,中华英才网平均每天发布的职位已近100万个。而即便是一场大规模的人才交流会,职位数也不过数千。

彭剑锋:千军万马挤招聘会,这种动辄上百家企业、上万名求职者的场面在其他国家很少见。从长远来看,传统的集会模式更适合行业性、区域性等针对特定人群的招聘。网络招聘在部分领域取代传统招聘是大势所趋。

招聘网站需加强特色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在招聘会现场,求职者与用人单位能面对面交流,双向沟通,这一点恐怕是网络招聘不可比拟的吧?

张建国:这一点提得很好。不过实际上这一点在今天已经不是问题,求职者也可以通过网络求职平台,与用人单位完成无缝沟通。比如中华英才网提供的“视频招聘”服务,用人单位可以将公司的办公环境、企业文化、相关介绍等放在一段视频中,这对求职者直观了解用人单位的详细情况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同时,互联网技术赋予招聘的便捷、无地域限制、无时间限制等特点是传统招聘无法比拟的。中华英才网的“异地求职”正是这种优势的体现。

彭剑锋:招聘网站服务的同质化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将很难吸引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不管对求职者还是用人单位,平台体验至关重要,招聘网站的职位信息准确可靠、职位分类明确、求职指导信息丰富、职位搜索便捷成为今后招聘网站的利益点。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希望招聘网站提供求职建议的网上求职者占66.7%,有59.9%的网上求职者希望招聘网站能够提供人力资源咨询服务。

张建国:实际上,关于平台体验,我们想的和做的远不止这些。我们提出了一个“全程用户体验”的概念,就是“一个求职者,不管他处于什么状况,只要他对职业有规划、寻找、更换等需求,都可以在中华英才网找到相应的服务,并且无障碍地使用这些服务”。比如,大学生毕业了,不想挤招聘会,可以参加“春季网络招聘会”;不会写简历,可以使用中华英才网的简历模板;不懂得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可以去“伯乐谷”看专家的分析;想知道职业行情,可以看“就业指数”;想进一步发展,可以进入高级人才库,享受网猎和高级猎头服务……目前这一种无缝服务在用户中的反馈非常好,这一点上,我们将继续加强,做到差异化、细致化、简易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