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的主要前身之一是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作为东南名府,东吴大学在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以“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校训,注重学用并举,强调德术兼备,培养了大批贡献卓著的仁人志士。进入新世纪后,这所百年名园在多校合并的基础上,广纳各校办学理念之精华,融汇学科贯通之优势,形成了学科门类齐全,专业
新学期伊始,苏州大学在全面认识国际国内高等教育发展态势,科学认识江苏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国际化、现代化特征,准确认识学校的百年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自己的办学定位:“通过10―15年左右的努力,将苏州大学建设成为具有学科、区域和国际化特色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对于这样的发展目标,校长朱秀林教授认为,苏州大学在顺利完成了多校合并的磨合后,各个校区的资源得到充分整合,各项事业的发展突破了瓶颈,步入了跨越式发展的轨道,为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科建设:科学规划铸品牌
“十五”期间,苏州大学新增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成为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二级学科博士点最多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为今后的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大大拓宽了发展空间。
苏州大学对品牌和特色专业的重视绝非一朝一夕。以重点学科和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雄厚的师资、强劲的科研实力和先进的实验条件为支撑,学校近年来投入900余万元经费实施了品牌、特色专业建设计划,形成了一批优势专业。尤其在多校合并办学后,学校充分利用各校区学科优势,科学整合办学资源,培育学科建设新亮点,在纺织、国防、体育等学科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以丝绸学科为例,由于整合原苏州蚕桑专科学校的蚕学、原苏州丝绸工学院的丝绸学、原苏州医学院的生物医学和原苏大的材料化学的资源,苏州大学已在国内形成了唯一的从桑蚕研究、丝绸开发、服装设计到时装表演的特色学科链,丝蛋白的生物医用技术在国内也是处于领先地位。学校丝绸学教育和研究的水平得到了国际专家的认可,在第五届国际丝绸会议上,日本丝绸协会会长指出,世界丝绸教育和研究中心已经转移到中国,而中国的研究中心则是在苏州大学。
在国防科工委的关心和支持下,苏州大学放射医学学科形成了目前我国该学科唯一的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完整培养体系,为军队输送和专门培养了300多名放射医学专门人才。我国核工业第一代厂矿辐射防护专业人员、第一代放射职业病医生、军队和地方卫生系统从事辐射防护工作的骨干大多是由学校放射医学专业培养的。为主动适应国防军工的需要,学校充分利用各校区原有学科优势,通过交叉、渗透和拓展,重点建设了光学工程、纺织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有机化学等4个具有国防特色的主干省级重点学科,以及材料学等与国防科技工业相关的专业,为强化学校的国防特色构建更为广阔的学科专业平台。
苏州大学体育学科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1924年,东吴大学创办了二年制体育专修科,并于1926年增设了四年制体育本科。近年来,在多学科的渗透和支持下,学校体育学科综合实力已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和江苏省领先水平。在2005年全国高校专业排行榜中,学校体育教育训练和运动训练两个专业均名列全国第三位。2003年以来,学校学生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14项冠军(第一名),其中奥运会冠军1项,亚运会冠军4项。
教学改革:推陈出新显实效
学校的长远发展源于教学改革的不断推陈出新,苏州大学长期以来积极鼓励教师和管理人员投入教学改革,设立教学研究改革专项经费,通过立项资助等方式鼓励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2003年,学校承担了2项国家级教学改革课题,2005年承担了6项省级教学改革课题,其中包括重中之重课题1项,并自筹资金对39项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给予资助。
学校大力推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依据学科相关核心课程的内在联系,对核心课程进行重点组合与建设,形成了6个校级核心课程群,从而改变了传统的以单门课程作为重点课程建设的单打一式的课程建设模式,构建了兼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养成等内容的整体优化的课程群体系。
为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在深入调研、广泛论证的基础上,学校于2004年年初启动了本科专业分类建设与管理工程,将全校89个专业分成研究教学型A类专业、研究教学型B类专业、应用教学型专业、待规划专业4类。针对不同类别的专业,学校在招生计划、人才引进、师资培训和教学条件等方面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与此同时,学校切实加大新专业建设力度,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在人员、设备、场所等方面给予倾斜,使一些新办专业迅速成长、壮大,成为学校学科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
多措并举显示出了合力效应。近年来,苏大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获评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5门,一类精品课程2门,二类优秀课程8门,二类精品课程1门,优秀课程群8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数学)”于2005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的评估验收。“‘国别高等教育制度研究’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和“工科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2项教学成果,荣获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科研创新:产研结合显活力
苏州大学近年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以教学、科研的实绩来确定教师的岗位级别、发放校内津贴。在这些措施的激励下,年纪轻、职称低的教师完全可以通过从事科研,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来争取考核中的加分而获得奖励。岗位聘任制度使一流的人才得到了一流的待遇,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特别是年轻骨干教师的积极性,使苏州大学整体科研实力凸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十五”期间,苏州大学在“国家科技进步奖”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高品质模压全息制品的制版系统及生产技术”和“脊柱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分别在2001年和2004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苏州大学人文社科研究近几年也颇有可圈可点之处:以苏南发展研究院为主组建的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现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重大项目33项、省部级项目和其他项目110项,出版专著80多部,社会反映良好。
为了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快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苏州大学出台了股份奖励、经费配套等一系列激励政策,推动创新型科研成果走出校门,搏击市场,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位居江苏高校第二名,并在光信息技术、机电技术、辐照技术、生物医药、化工技术、新材料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2005年末,由苏州大学信息光学工程研究所所长陈林森担任董事长的苏州苏大维格数码光学有限公司投入生产,该公司以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激光全息技术为主要技术支撑,其光变色膜激光原版技术在我国第二代身份证得到了广泛应用,产生了重大社会经济效益。公司先后申请及合作申请了18项专利,陈林森还于2006年获得我国发明最高奖项――“发明创业奖”,成为江苏高校唯一获奖者。
居中国辐射加工行业龙头地位的苏州中核华东辐照有限公司是苏大辐照技术成功产业化的典型,它创造了行业中五个全国第一,经过该公司辐照灭菌的我国医疗保健产品就能获得进入欧美市场的通行证,目前已拥有6000多万元的总资产,年产值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地方经济的拉动每年达数亿元。
苏州大学的科研成果产业化还表现出浓厚的地方经济特色,苏州的传统丝绸产业在苏大高科技的支撑下显现出新的亮点。陈宇岳教授领衔研究开发的“柞/桑弹力真丝”,抗皱抗变形效果显著,曾在2003年获得科技成果鉴定级别最高的“原创性国际领先”的评价,今年1月获得了江苏省首批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创业投资项目800万元的资助。科技人员携现金入股成立公司,在项目实施期内实现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创汇1900万美元。
育人为本:开放办学重能力
办学百年,苏州大学培养的人才遍布各行各业。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的凸现,苏州大学重新审视学校在地方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主动融入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步伐,确立了“立足苏南,服务江苏,辐射全国,影响海外”的服务方向。这一服务方向同样也在该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中得以体现。
通识教育强素质。近年来,学校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确立了“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应用、重视实践”的人才培养原则,强调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相结合,积极探索构建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了本科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以学校的“2+3”法学教改模式为例:学生前两年在其他专业学习,二年级第二学期参加学校组织的选拔考试,后三年转入法学专业学习。这一改革的目的旨在培养高素质的法学复合型人才。2002年度全国法学院院长会议纪要对此作了重点介绍,以该项目研究内容为核心的《法学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重构》一书已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服务地方重特色。为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性,苏州大学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新模式。2001年,与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培养人才协议,制订了微电子学专业人才一体化培养方案,成立了微电子专业指导委员会。在此基础上,又与摩托罗拉等10多家落户苏州的知名通信电子类企业联合成立了IT专业企业指导委员会,支持该校包括微电子学专业在内的IT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苏州大学还与中科集成电路(苏州)设计中心建立了“IC卡设计人才联合培养基地”,该中心价值1亿多元人民币的IC卡设计软件向苏大师生开放,无偿使用。
接轨国际善创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开放型人才是苏州大学的重要育人目标,为此,学校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办学模式,通过“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2+2”中日、中韩人才培养合作模式,“3+2”中新人才培养合作项目,培养了一批不仅拥有了两国双学位,而且具有开放视野和国际合作能力的国际化人才。苏州大学校园里还活跃着近千名肤色各异的外国留学生,在这里进行医学、法学、经济学、文学、体育、艺术等学科的深造。外国留学生的增加不仅使在校生有了更多接触外国文化、锻炼口语、拓宽眼界的机会,也为许多教师提供了双语教学的机会,提高了双语教学的能力,推动本科生双语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
鼓励实践重能力。苏州大学长期以来把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工作重点。大学生科协、大学生科技文化节、每年数以百计的专家论坛、200多个富有专业特色的学生社团,都已成为大学生参与科研、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在2005年举行的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科技竞赛中,苏州大学以优异成绩第二次捧得“优胜杯”!在获得国家和省级以上科研奖项的学生背后,几乎都有一个学术作风严谨、不计个人得失的名师。知名血液病学专家阮长耿院士的精心点拨使他的博士生戴克胜获得了2004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填补了苏州大学该奖项上的历史空白;博士生导师陈宇岳、徐世清亲自指导本科生的科研,为学校两次获得“挑战杯”一等奖立下汗马功劳。
师资建设:造血输血重人才
近年来,在人才强校理念的催发下,苏州大学贯彻“立足于培养、着眼于提高、有选择引进”的方针,“造血”和“输血”双管齐下,致力打造富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
早在江苏省实施“333工程”、“青蓝工程”之后,苏大便相继实施校内“青蓝工程”、“博硕士工程”,对中青年学术骨干通过项目配套资助、选聘导师、在职进修、攻读学位等方式进行培养,对成绩突出者给予重奖,对考核不合格者予以淘汰。这些措施在实施多年后已显示出其卓著的成效,许多创新成果都出自这批土生土长的专家之手。
任平教授是该校政治系80届的毕业生,1995年,校方把这棵“好苗子”列入重点培养计划,支持他在职攻读人大的博士学位。任平也以突出的业绩回报了学校的培养。近年来,他出版了9部专著,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十种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主持了多个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成员。
在完善内部造血机制的同时,苏州大学加强“引智”力度,输入更多新鲜血液。校方和各学院负责人签订《学科建设目标责任书》,把人才引进列入对学院及学院领导工作考核的内容。
2000年,全国知名光学专家薛鸣球院士在苏州大学和物理学院领导的诚意延聘下从长春移师南下,薛院士的引进不但吸引了光学非球面加工专家的潘君骅院士的加盟,而且加快了苏州大学从光学设计到光学工艺的一条龙学术骨干的引进步伐,构建了光学工程学科群,成功申报了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苏州大学出台的特聘教授制度也吸引了来自美国乔治亚大学的终身教授――樊赛军博士,这位在美国乳癌研究界颇具盛名的青年才俊现在担任苏州大学放射肿瘤学实验室主任,是苏州大学唯一的长江学者。化学化工学院郎建平教授曾在在日本名古屋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进行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回国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00万元资助。
目前,苏州大学正在实施以“东吴学者计划”和“东吴创新团队计划”为核心内容的“人才强校”战略,旨在重点引进和培养一批国内外知名、国内一流、在本学科领域作出重大贡献、享有盛誉的学科带头人,重点建设一批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成果显著、富有创新意识、梯队结构合理的优秀学术团队。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苏州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一批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成长起来。2003年以来,苏州大学新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发明创业奖一等奖获得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人选14人,江苏省教学名师3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1名。(孙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