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刘昌福:让现代文明照亮高寒山区

2007-04-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国圣 通讯员毛林涛 我有话说

刘茂寿这几天总在计算新房的工期。“房子一修好,我就要出去打工了。”说话时,刘茂寿黑黝黝的脸上笑容灿烂,他还有点炫耀地告诉记者,上个月自己刚花5000多元买回了一辆崭新的摩托车。“去集上方便,屁股一冒烟就到了。”

换在6年前,刘茂寿可不敢这么轻松地对待赶集。有一年他从集上买了1500斤化肥,白天黑夜地

背,硬是背了两个多星期,人都快累瘫了。打那以后,他再也不敢种那么多地了。

刘茂寿是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龙溪乡如榔村五组的村民。彭水县是贫困县,如榔村更是全县的“极贫部落”。全村1000余人,生活在海拔1200多米高寒山区。村的其他三面都是悬崖峭壁,仅有一面靠3条几乎要直立起来的羊肠小道与外界相连。离村最近的赶场地12公里,村里最健壮的人往返也要走一整天。

被大山封闭的如榔村,成了被现代文明遗忘的角落。直到上世纪90年代,全村年人均纯收还只有250元。到2000年,全村只有5个念过初中的人,还有9成的人没到过县城。村里人?祖辈辈流传着几句谚语:如榔村是山坡坡,七沟八梁田土薄,三天太阳禾苗死,三天大雨泥下河。又说:如榔村是穷山山,从来生活难上难,养儿尽成单身汉,吃顿饱饭当过年。

村里人要卖猪,就得请七八个壮劳力往山下抬,有时抬到半路,脚一滑,手一松,猪就进了深不见底的山涧。村里几乎每年都有人不慎从山崖摔下致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许多村民都认了受穷的“命”。

村支书刘昌福却坚决不肯认命。10年前,他放弃在外务工挣钱的机会,返回如榔村。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让如榔村通上电。这可不容易。一根电杆,至少有半吨重,怎么抬得上山?实力雄厚的电力部门曾经几次组织勘探,都无功而返。就如榔村这些人,怎么可能?村民们很犹豫。

刘昌福没有着急上火。他自己先举债5万元买回电线,给一部分村民通上电,又自己买了台微型水泵把井水抽上屋顶,吃上了自来水。村民们看到了电的好处,在刘昌福的组织下,硬是用绳子将电杆生拉硬扯拖上了山。1998年春天,如榔村全部通上了电,好几户村民在通电时就买回了彩电。

如榔村原来有一所村小,由于年久失修成为危房,1996年还发生过一起伤人事件。此后,村小就只能在村民家“打游击”了。全村通电后,刘昌福带着人又马不停蹄地赶修村小。他们将水泥、河沙、钢筋背上山,又将在外面租的一辆拖拉机拆散了背进村里,再组装起来拉石头。几个月后,两层楼6间教室的如榔村小学建成,140多名学生第一次坐进了不怕风雨的教室。到2006年,村里已有5人考上了大学。

走出大山是学生们的梦想,也是全村人的梦想。为了圆梦,刘昌福又开始带头修连接到村外的“通天路”。这样的地势,路该怎么修?刘昌福心里也没底。规划专家说:“至少得花400万元。”熟悉地形的人说:“至少得准备20副棺材。”

刘昌福没有退缩。1999年农历正月初一,他带着400多村民开进大山,放响了修路的第一跑。这支特殊的建筑队伍,没有一样现代化工具,有的只是锄头、铁锤、钢钎和自制的炸药。峭壁上整整5公里路,全是村民用绳子吊在半空,一下一下凿出来的。由于山上没有树,绳子的上方只能由20来个劳力轮流拉住。13个月后,如榔村人终于修成了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通天路”。2000年3月5日,被村民们称为“通天大道”的公路正式通车。一辆东风牌卡车与一辆农用车运来了5吨当年春耕用的化肥,许多村民们围着以前从没见过的卡车,像宝贝一样摸来摸去。

“通天大道”彻底改变了如榔村人的生活。刘茂寿所在的五组,约三分之一的人家已经修起了新砖房,全村外出务工者超过了400人。与6年前相比,打工取代卖猪成了如榔人的主要经济来源。

到2006年,如榔全村年人均纯收入近2000元,家用电器入户率超过80%,8成村民喝上了自来水。如榔人终于走出大山,融入了现代文明。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