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石家庄4月7日电在全国率先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河北农业大学,至今已向农村输送两届共500余名农民大学生。这些毕业生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如何?记者近日走访了解到,他们中一些有职业背景和经验的人经过两年的大学深造后正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回村后
2003年,河北农大开始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目的是利用学校的学科、技术优势,为广大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材。经教育部批准,这些学生享受特殊政策:单独出题考试,单独招生;上学不转户口,毕业后承认大专学历,仍要回到农村工作。来自全省各地的首届203名大学生分别就读园艺、城镇建设、动物养殖等7个专业。农大为此专门成立农村发展学院,根据生源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需求设置相应课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希望定向培养的人才能为新农村建设“解渴”。随后的三年里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专业也增设到9个。
“至今已有两届大学生毕业了,从他们一年多的创业实践看,入学前为村干部、科技致富能手、农村合作组织带头人的,毕业后如虎添翼,在自身致富和带领群众奔小康中作用明显,贡献突出。”农村发展学院有关负责人举例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张振亚入学前为广平县张桥村计生专职主任,毕业回村后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大蒜种植,经济效益喜人。城镇建设专业的赵振宾入学前是安新县王岳村党支部书记,他针对当前农民建房既不实用又浪费土地的情况,带着“问题”上大学,一边学习一边抽空回村处理村务。在农大教授的帮助下,设计出文明生态村建设规划,引得周围村子的干部们都来取经。馆陶县农民姚善乐上学前办有养殖场,经过两年的“技术武装”和毕业后与农大的“热线联系”,他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张振亚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我们在大学里受到先进文化和科学思想的熏陶,思维视野更加开阔,在带领群众发家致富上更有信心了。”
然而,像张振亚、赵振宾这样的“能人型”毕业生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上大学前刚刚高中毕业,毫无职业背景和经验可言,他们虽然在大学学了些专业知识和实用技术,但是受创业资金和区域条件的限制,回村后茫然不知所措,一时难以派上用场。同样学城镇建设专业的邯郸市磁县一名女大学生感叹说,因为入学时享受了政府给予的学费补贴,毕业后5年内不许到外地就业,而家乡又提供不了合适的工作岗位,只好在家闲呆着,和上大学前没什么两样。她还说,虽然政府鼓励开农资门市,但一个门市要几万元,自己拿不出,希望政府能给些贴息贷款。毕业一年多了,刚刚靠自身努力走出资金和场地困境的邱县男青年张秀赐很感欣慰,他不仅扩大了养殖规模,还能将所学知识和技术服务于乡亲们了。他的父亲告诉记者,孩子两年大学没白上,当地如能给个“科技副主任”等合适的岗位和角色,孩子的干劲就更足了。
为更好的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河北农业大学一方面投巨资组织人员编写教材,使之更加切合农村发展实际;另一方面加强对回村大学生的技术跟踪服务,着力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农大的专家教授同时呼吁:地方政府应该用政策调动毕业生带领群众致富的积极性,比如让毕业生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给予小额低息短期贷款,由各地组织部门跟踪考核管理,业绩突出的提拔到乡镇领导岗位或从事科技推广工作。使这些农民大学生真正成为农业先进技术进村入户的“示范源”,技术传播的“二传手”,农民与高校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编辑点评
河北农民大学生返乡创业亦喜亦忧的状况在全国其他地方也有。“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如何让大学生留得住?关键在发挥作用。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学校培养的专业如何对口适用,也有学生本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业;更离不开当地政府的重视、关心和政策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