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级物流人才紧缺
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2006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为59万亿元,同比增长17%,物流业增加值增长12.1%,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比例从2005年的16.5%提升到17.1%。据了解,深圳、北京、上海三个城市均已将物流业列为城市的支柱产业,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物流人
另一方面,目前国内拥有国际权威认证机构颁发的物流专业管理资格证书的职业经理人不足百位,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达到60余万人,供需的巨大差异,导致物流人才急剧升温,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
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任豪祥介绍说,随着我国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人才紧缺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他介绍,上海和北京是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较快并且相对领先的地区,但大专以上学历的物流从业人员占第三方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分别为21%和19%,国内其他地区的比例更低,而其中具有物流专业教育背景的更是微乎其微。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物流研究所教授张文杰指出,从目前我国物流人才的供需来看,物流人才的需求层次分为战略层、管理层、操作层,目前市场对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和中级物流管理人员、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人员、具体业务操作人员和设备操作及维护的技术人员及既具有本行业专业知识、又有物流管理技能的专门人才的需求均十分迫切。据相关部门预测,到2010年我国高级物流人才每年需求3万-4万。中国的物流人才缺口为600万左右,其中高级物流人才缺口约为40万左右。
现代物流对人才提出新要求
随着各类物流企业快速发展,生产和流通企业广泛引进现代物流理念。任豪祥副会长指出,物流业属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由多个环节组成。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对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在提高,尤其对一线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也在提高。但目前现状是,物流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物流操作人员现状更不容乐观。有些操作人员就是从搬运工、装卸工、仓库管理员而来,还有一些就是农民工。这些人员很少接受过规范的物流操作培训,大部分不具备系统的物流知识,对操作原理、业务环节的衔接、作业流程、行业标准、服务规范、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知识知之甚少。
任豪祥介绍说,美国奥尔良州立大学一项为期20年的全美物流职业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物流业管理者中,92%具有学士学位,41%具有硕土学位。
张文杰指出,现代物流是一个集经济理论、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社会、法律等多学科领域知识高度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同时,现代物流利润实现方式与传统物流不同,它的发展依赖于生产和消费的发展,现代物流主要采用与生产企业实行长期合作、建立战略联盟、集团化经营等形式,这就要求物流人员不仅具有丰富的物流知识和管理能力,还要有相当广泛的其他行业专业知识和沟通能力,比如医药物流、汽车物流、钢铁物流、冷链运输、国际物流等。
传统物流孤立地从事产品出厂后的包装、运输、装卸和仓储等活动,而现代物流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功能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管理,这使物流贯穿于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及废旧物的回收全过程,形成一种良性的系统化物流循环,这就要求物流人才了解企业各部门的运作和流程,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流程设计能力及管理能力。
建立多元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张文杰教授指出,我国应采取多元化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沿着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企业自我培养三个层面全面展开。根据行业不同、岗位不同,对物流人才的知识和能力不同,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物流人才。
他指出,政府应出台法律和措施进一步规范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市场,提高物流资格认证的权威性和含金量,同时引进国外成熟的物流相关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他介绍说,“借鉴国外的经验,在物流行业中推行物流师、采购师证书教育与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制度,这在日本和欧美都己取得成功。可设立物流分析员、物流顾问、国际物流经理、仓储管理经理、物流工程师、物流软件经理、材料经理、采购经理、供应链经理、销售仓储协调员、仓储运营经理等任职岗位,明确各岗位的培训目标。同时建议各省设立物流规划领导小组,发挥小组和行收协会的领导作用,组织各种短训班、系统的培训和资格认证,将参加物流培训并获得资格证书,作为物流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上岗基本资格。”此外,要加强企业自身培养,加强物流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
记者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了解到,到2006年上半年,全国开设物流专业的本科院校已从2001年的1所发展到218所,在校生3万余人,物流专业的高职、高专450所,在校生15万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培养院校超过100所,上述接受物流学历教育的人数达到近50万人。同时,我国物流师职业认证制度已经建立,截至2005年上半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近2万人参加了物流师职业资格培训,其中1.2万人取得了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