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做足“农”字天地宽

2007-04-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苏雁 我有话说

古城苏州,运河之畔的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即将走过百年历程。这所晚清时期由苏州知府何刚德创立的“苏州府官立农业学堂”,走出了章守玉、孙本忠、胡昌炽等一大批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战线上的“拓荒者”。新时期,苏州农职院更是紧扣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在“科技服务农业”这片“天地”里做足“文章”。

赋予“农”字新内涵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学院的发展,‘农’字千万不能丢,但不能再搞“拖拉机加农田”的简单模式。

现代农艺、现代园艺等专业是苏农的传统专业,在国内具有较强的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院的专业已从5年前的7个发展到现在的17个专业、38个专业方向。专业建设在横向上覆盖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创汇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纵向上包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各个环节。近几年,学院特别开设了农村需要的二、三产专业,如涉农的食品营养与检测、生物技术及应用、环境监测与治理等,形成了特色显著的专业和专业群。园林技术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园艺技术为省级品牌专业,现有院级重点建设专业7个。

学院党委书记魏红军提出了“逐步从‘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和学习技能型’转变”,形成“大专文化+高级技工”的人才培养新定位。为此,学院投入6000多万元新建了园艺花卉、苗木、果树、草坪等4个校内、外实训基地,面积达1200余亩。基地凭借园艺中心(相城科技园)球根花卉种质基因库的优势,采用“品种引进、组织扩繁、基地示范、致富农民”的思路,努力在消化、吸收、创新上下功夫。

励志耕耘“一枝花”

春天的苏州农职院相城科技园,仿佛是一个奇异的花卉世界:郁金香、风信子、花贝母、朱顶红……都是学院科研人员利用引进的种质资源培育出的新品种。农院园艺专业始建于1912年,为国内最早。未来30年是园艺园林业发展的春天,仅苏州市每年造林绿化投资即逾20亿元。为此苏州农职院举全院之力“集中供热”,重点建设现代园艺专业,借助克隆和转基因等先进生物技术从事花卉品种的改良和创新。

上世纪70年代,学院已收集了大丽花、唐菖蒲等上百种传统花卉品种,90年代又大量引进和收集国内外的球根、宿根花卉种质资源,同时注意采集和研究本地的野生种质资源。长年坚持的多渠道收集,使学院的花卉种质资源越来越丰富,收集数量列江苏省第一。学院已建成了国内主要的球根、宿根花卉优质种质资源库。

2000年,学院设计、施工和布展的“苏苑”景点,在香港国际花卉博览会中获最高奖项“最佳贡献奖”;2002年学院代表中国政府设计制作的苏式园林景观“中国园”,在具有世界花卉“奥运会”之称的荷兰世界花卉园艺博览会上获铜奖。园艺薪火代代相传,园艺与园林系学生的插花作品在第四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及首届农业院校插花艺术比赛中多次获一、二等奖。学院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合作开办“草坪”专业,成为该校与我国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的四所农业类高校中唯一的高职院校。

树木树人惠“三农”

毕业于苏州农职院99-1班的于永军,2003年初在无锡锡山区羊尖镇南村成立无锡温馨花卉园艺场,建造5000平方米温室大棚,年产仙客来5万盆。在他的带动下,镇政府于2004年建造了1.5万平方米现代化温室,专门从事花卉生产。沈浩峰、金国平……一批批苏农学子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科技主力军”。

凭借师资、科技、设施与地域优势,特别是依托国家农业部苏州培训中心、国务院扶贫办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苏州农职院采用“学院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将培育的新品种、研究的新技术及时转化为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服务。东山常绿果树研究推广中心实施白沙枇杷推广“百千万”工程,实现了白沙枇杷产业化开发,东山槎湾枇杷股份合作社选送的白玉枇杷获江苏省第三届“神园杯”优质果品金奖。

园艺专业教师和园艺中心技术人员赴农村现场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达200多人次,把球宿根花卉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到了太仓、昆山、无锡和兴化、高邮等地,使参与合作的农户亩收入达到3000多元,五年累计帮助农民受益2600余万元。园艺中心承担的“省球根花卉新品种选引与快繁技术研究”项目,省科技厅组织专家组鉴定认为,“项目实施以来增加产值6200余万元,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200余万元,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