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百姓铺就致富路

2007-04-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徐丹鹿 本报通讯员胡连军 白海顺 我有话说
  “一茬菜能卖2700到2800元,一年种四茬,一年蔬菜收入上万元――这真得感谢自治区地税局给我们盖的温室大棚啊。”近日,记者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镇平安村采访时,菜农辛宝军满心感慨地介绍帮扶队给他们家带来的实惠。自治区地税局在平安村开展了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在此基础
上,投资108万元建设蔬菜大棚,部分贫困农户当年就实现脱贫。这是内蒙古自治区137个厅局定点帮扶兴安盟的一个缩影。

倾注爱心结硕果

兴安盟地处内蒙古东部,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乌兰夫同志战斗过的地方,是内蒙古红色革命的摇篮,也是全区区域贫困最突出的地区之一。

从去年年初开始,自治区137个厅局单位“怀着特殊的感情,采取特殊的措施”,帮扶兴安盟137个重点嘎查村,涉及4个旗县、23个苏木乡镇的37840户、160143人。截至2006年底,帮扶单位投入到位资金近7000万元,新打井799眼,建设水浇地5.8万亩,发展养畜16427个羊单位,植造经济林、生态林6375亩。定点帮扶举措在改善贫困嘎查村农牧业基础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开始凸显,极大地调动了当地干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从去年入冬以来,自治区各厅局领导又亲自来到帮扶点上,看望当地农牧民户,为他们送来棉衣、棉被、煤等过冬物资,让群众感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及各帮扶单位干部职工的深情厚意。

以科技带动特色种养业

去年,科尔沁右翼前旗察尔森镇茫哈嘎查的蒙古族农民包胜利用扶贫项目给的优惠价购买了150只鹅雏,每只鹅收入27元,仅此一项就比他家的农业收入多两倍。包胜利哥仨刚分家,小两口盖了新砖房,房子还没完全收拾好就住了进去,红砖墙面没抹灰,屋地也坑坑包包露着泥,但炕是热乎的,散发着好日子的气息。“我侍弄庄稼,让老婆多饲养一些鹅和狐貉,今年要打个翻身仗。”谈到今后的打算,年轻肯干的包胜利腼腆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发家致富的渴望。目前,茫哈嘎查的130多户农牧民中,已有近一半的农户开始养起狐貉。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帮扶茫哈嘎查以来,从调整结构入手,在扶贫点上启动3000亩高标准旱作基本田项目和2200亩速生丰产林项目,使嘎查人均林地占有面积达3亩以上。他们引导群众发展舍饲圈养,引进优质绒山羊,建药浴池,为种青贮、建青贮窖、建棚圈的农户提供资金扶持――以科技带动特色种养业、促进结构调整,扶贫工作队为农牧民打开了一条条脱贫路子,让他们的日子一天天红火了起来。

扶持教育,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隆冬时节记者进村采访,室外风冷如刀,阿力得尔苏木西合力木嘎查小学的新校舍里却温暖如春,孩子们穿着扶贫队资助的羽绒服在宽敞明亮的太阳能教室里读书上课。这座建筑面积411平方米的新校舍,是自治区农发行和香港惩教社教育基金会共同兴建的。西合力木嘎查现有67名小学生,由于多年来没有固定校舍,孩子们只靠租借农户房子当教室,条件异常简陋。去年,自治区农发行积极协调地方扶贫专项资金、香港同胞捐款、地方企业捐款,加上农发行自筹资金累计42万元,建成了这所多功能太阳能校舍。

阿力得尔苏木拉斯嘎嘎查小学房屋年久失修,夏天遇上雨天,外边大下,屋里小下,外边小下,屋里滴达。五年级学生宫丽娟告诉记者,遇到这种情况,学生们只好挪桌挪椅,哪儿不漏雨坐哪儿。学校一直没有井,师生们用水要跑到3里外的农户家中去打,夏天还好,到了冬天,打水的孩子们总要冻得小手通红。看到了学生们的难处,自治区安全厅先后投入8万余元对校舍进行防水处理,硬化教室地面,购置学生桌椅和办公桌椅,新建砖瓦结构的厕所,并为学校修建了院墙。帮扶队还给拉斯嘎学校打一眼井,解决了师生们吃水难的问题。学校没电,工作队员到乌布林农电站洽谈,投资为学校架设了电线。如今,拉斯嘎学校的师生们冬天不再寒冷,夏天不再潮湿,校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以前转到别的学校读书的12名学生又回到了拉斯嘎小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