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明 1956年生,江苏苏州人。哲学专业研究生。以报告文学创作著称,代表作有《落泪是金》、《中国高考报告》、《根本利益》、《国家行动》、《永远的红树林》等。多部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等奖项。现任《中国作家》杂志主编。
不知怎的,自见她第一面后,我一直认为她就是当年铁凝笔下的那个“香雪”。与我年龄相仿的人大多读过铁凝二十来年前的那篇成名作《哦,香雪》。我记得铁凝笔下的那个在小山村的香雪,提着卖鸡蛋的小篮在火车轨道旁与小伙伴们争着向一天一次路经村边的旅客们卖煮鸡蛋的那一景,那是彻底的纯情的美,那是中国式的山村女孩子彻底的纯情的美,那是今天难以找到的中国式的山村女孩子彻底的纯情的美,那是我们记忆中无法抹去的魂魄中自然流淌的美。
在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建设中,百万三峡移民“为大家舍小家”的壮举深深地打动了全国人民。付绍妮就是百万三峡移民中的一个,是我所认识的峡江边的“香雪”。她的人和她的名字一样美,这种美只有在峡江边的幽谷深壑里才能滋润孕育得出。
这位峡江女就生在长江三峡支流上的幽谷深壑。那河名曰“大宁河”,是长江在巫峡时接纳的第一大支流。它发源于陕西终南山,流经300里崇山峻岭和大大小小的峡谷,又一路纳清流接悬瀑汇溪涧,然后舒舒坦坦地在巫峡西口注入长江。许多人在走过三峡、惊叹自然险景后,面对一江与黄河之水不相上下的混浊巨流,会不由对天叹一声:要是长江之水清绿该多好啊!但我们谁会想到,如今的长江沿途仍有无数条碧水绿流在向它汇拢拥抱。大宁河就是这样一个无法比喻的美女,她的美态令任何人惊叹,腰的纤细处,柔软轻曼;胸的丰满处,涓涓不息的乳汁供应着人间烟火中善男信女们的生栖与繁衍。大宁河的水四季碧绿见底,水中的游鱼、河边的卵石、岸头的沃土,构成了这里宁静而富饶的生活景致。
从巫山转船逆上大宁河,一路道更险,更窄,更曲。飞船在水中行进,你常为擦肩而过的峻峭山壁而失色,又随时为在清澈见底的河滩上搁浅而担忧。其实你什么都不用担心,有经验的船老大可以让你放心地穿梭峡江险流。这就是出峡又入峡,大峡套小峡的大宁河,人称“自古桂林甲天下,尔今应让小三峡”的“小三峡”,就在大宁河段上。
付绍妮正是生长在这里的一个农家少妇。在接受我采访时,她很快将要离开这美丽的家乡,成为真正的移民。
付家兄弟姐妹七个,他们都已经作为前期移民搬至他乡,现在只剩下绍妮一个仍留在大宁河边。那年夏天我到她家采访,在她家邻居的墙上有一道用红色油漆刷写的大字特别醒目:“第二水位――143.2米”。这样的字样在三峡库区随处可见,即使在滔滔大江之中激流直下,你在游船上也能不时看到耸立在两岸山体上的这类文字的标牌。这个标牌时刻提醒每一位三峡库区的干部和移民:长江三峡库区将于2003年6月30日前蓄水至143.2米,而在这之下的两岸居民必须搬迁他处。这是一道钢性的生命线,也是一条铁的纪律线。谁也无法抗拒的大江之水届时将溢涨至此线,违者不仅受到道义的惩罚,同时也将接受自然的拷打。
付绍妮告诉我,那道红线标牌,自打长江水利工程委员会的技术人员在十年前标出后,每时每刻都像悬在库区移民心头的一把利剑,断割着广大移民对家园和故土的那份情感。她说她应该算是村上的年轻一代,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到过广东等地打工,见过外面的世界,可从真的听说三峡工程要上马了、自己被确认为移民的那天起,她的心就像断了线的一顶风筝,从此没能安宁过。为了寻觅和挽留对大宁河的最后一份情感,她断然在全国人大通过三峡工程上马的决议那天起从广东回到大宁河的家乡,重续她童年就不肯割舍的那份“石头情”。
“我知道一旦大坝建成,我们的根都一起随涨水而飘扬远方,生活和生命都会发生变化。所以我想到了童年曾经有过的经历和编织的梦:那时我们村上的女孩子都喜欢上山下地去摘花,将自己打扮得美艳艳的。唯独我不爱摘花戴,偏偏下到大宁河滩上去捡石头玩。开始只出于好奇,发现每次大水过后的河滩就变了样,细细一看,原来是滩岸边的石卵子翻了身,那一翻身整个河床就是另一番景。这发现叫我兴奋激动。当我再低头捡起一块块大小形状各异的卵石时,更加惊诧地发现那石头简直是个令人陶醉的奇妙世界,有‘山’有‘水’、有‘阴’有‘阳’、有‘人’有‘牲’、有‘云’有‘雨’……总之,天地人间有的东西,河滩上的卵石就有,只是需要你去仔细观察,真心寻觅。那石可能是世界万物的变身,可能是万物世界的微缩!这发现让我好不高兴!我做梦也想自己忽而变成了河滩上的‘石头女’,想让人间变成什么样,就美美滋滋地变成什么样,世界上没有人比我有本事了,因为我可以拥有整个世界的一切……”付绍妮富有诗意地讲述她曾经破碎过的童年之梦。
破碎的梦本该随着岁月而渐渐消逝,然而三峡工程使付绍妮这位农家女不仅没有淡忘童年的梦,反而越发勾起往事。尤其是十年前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库区进行移民人数和被淹实物统计之日起,那用红色油漆标出的淹没水位的字样在家门前醒目耸立起来后,付绍妮的心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再也不能安宁了,心头比女孩离开父母远嫁他人还要七上八下……”
在被确定是必须搬迁的移民时,付绍妮没有像有的女孩那样要么想法赶紧找个好一点的安家地,要么想法嫁给一户能留在本地的男人。她选择了与人完全不一样的路。那条路是她童年有过的梦,这梦便是她与大宁河同枕共眠的梦。
那条路在弯弯的河滩上,那条路在清澈碧绿的江水的时退时涨间……
从此,扎着小辫子的付绍妮从早到晚只要一有空暇就独自跑到河滩,她忽而举目峡江两岸的青山神峰,忽而伸手掬起一捧河水,每每此时,这位多情的农家女便会两眼发湿……她说曾有多少次当自己的身子融入大河之中时,就感觉浑身是那么舒展爽快,于是干脆赤身裸体潜入水中,这时身边就会有无数小鱼簇拥过来,在你身边嬉水玩耍,你自己仿佛也像一条鱼儿,“其实很多时候我真的想变成了条鱼儿,变成峡江水中的小鱼儿,它们多么幸福啊,无愁无忧,不用为库水涨起而搬迁,美丽的峡江水永远是它们的家园,永远可以在嬉水拍浪间欢歌跳腾。”
她说也曾有多少次在夕阳西斜的傍晚,一个人来到河边,脱下衣服,裸入水中后仰躺在水面上,举目遥望星空,“这时候的我就特别想把自己变成瑶姬,她为大禹而触礁失魂,最后落地生根在咱巫峡岸边,变了巍峨耸立的神女峰而永远驻在峡江。”
呵,神女峰的故事经这位即将离家远行的女移民之口一说,我更感觉在美丽传说后面多了几分悲壮的色彩。
“我知道三峡移民是国家定的政策,但谁能理解我对大宁河,对峡江边的家园的那份情,那份对自然美景、对祖先留下的有形无形的遗产的留恋?我觉得自己的生命与这里的一江一水一山一木融化成了一体。我潜入河水时,觉得自己就是一条河中的鱼,那种舒坦,那种自由,那种欢欣,无法用语言表达;当出水上岸时,我吮吸着清新的空气,透体舒展滋润。就算哪一天因父母之命非嫁人不可,我也会首先要求男方是大宁河边的,神女峰峡江边的。真的,我一直这样想,才使我后来有了十余年的‘石头情’……”
付绍妮现在开设的已在远近闻名的“奇石馆”,就是她“石头情”的结晶。当三峡移民的时间表定下后,付绍妮不顾家人的反对,不顾村里人的热嘲冷讽,开始了捡石头的“留梦生涯”――她自己解释:对三峡移民来说,断梦和碎梦都不可取,唯独留梦是可以做到的。留梦里包含着对过去的怀恋,也包含着对未来的某种期待。
有位诗人这样说道:河滩上的石头最能试金,无动于衷者踩着它走,有情有思者拾它而起,拾起者爱恋者收藏者是真正的诗人。
付绍妮应该是位不写诗的诗人。因为她是真正的拾石者,她对生活和自然的理解以及抒发内心感觉时的那种缕缕情思,其实就是诗。
石头历来造就诗人。峡江边的石头更能造就伟大的诗人。
在村里人不停把家中一切可以拆卸的东西搬运出去的时候,付绍妮则将一筐筐石头背回到家里,逐一整理,排列编号,甚至对其中上乘之品还不惜从柜子里取出最好的新衣布帛将石头裹包得严严实实。
有人见后笑她,说妮妮你把石头护得那么好,是不是以后做嫁妆呀?
绍妮回答:可能吧!
有人说你绍妮不绣花不做工,专门捡些石头回家,想靠啃石头过日子呀?
绍妮回答:我啃石头比啃馒头更有滋味。
有人长叹说现在移民要搬迁了,家里能变卖的都变卖了,多换几个钱就是最实际的“补亏”,你妮妮整天弄石头能弄出个金蛋蛋来?
绍妮回答:我的这些石头个个都是金蛋蛋。
村里村外的人都叹气了:唉,瞧,移民搬迁把咱妮妮这么好的娃儿都整成疯子了……
谁说我疯了?我好着呢!绍妮站起身,挺着胸,一脸灿烂地对大伙儿说。
可不,她不像是疯了嘛!人们好奇地等待这迷上石头的娃儿下一个出的是什么怪招。
有一天,一位外地来“小三峡”旅游的客人路过付绍妮的家,见她正在弄石头,便好奇地凑过来观看,这一看不打紧,那老兄的眼珠子就差没被五彩缤纷的石头给勾出来。
“太神奇了!哪儿捡到的?”“就咱大宁河滩上。”“你能卖几块给我吗?”“卖?”“嗯。”“可……可我不是为了卖才捡的呀!”“不卖?你别骗我了,不为卖,你捡这么多石头干啥呀?是收藏?你们农民也收藏?哈哈哈,你逗我,你们连吃饭都要靠到广东打工挣的钱来维持,还搞啥收藏。”
这回付绍妮有些来火:告诉你,这石头我就是不卖!有了它,我口袋里也会感到沉沉的,肚子也不觉得饿。
外乡人发怵了半天:这峡江边还有这样“不懂世故”的农家女!悻悻地走了。
付绍女因此哭了半天。她为自己这份不被人理解的故土之恋而痛苦悲切,可哭过后她冷静思忖起来:人家对咱石头感兴趣想买也没啥子错,要是真的能把自己对故乡的这份“石头情”分享给别人,让天下的人能更多地了解大江三峡也是一件好事嘛!
姑娘想通了,突然感到自己那份孤独的恋情多了一个天地。
大宁河上的“小三峡”每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驻足,他们也经常光顾像付绍妮家这样的农舍田间。于是有一天付绍妮认真地挑选了几块比较好的石头放在家门口,试着看有没有人来买。
“啊哟,快来看,这些石头真漂亮真奇特呀!”已经在屋里等候了不知多少时的付绍妮终于听到了她想听又恐惧听到的声音。
“喂喂,这石头的卖主在哪儿呢?我们要买些石头呀!”游客们大声嚷嚷起来。
姑娘一听这嚷嚷声就赶紧从里屋出来,她不是担心到手的生意跑了,而是害怕这一嚷被左右邻舍瞧见她在“做石头生意”哩!
付绍妮看着围在她家门口的一群游客,脸顿时绯红――竟然她从来没有干过买卖。
“嘻,这小姑娘还挺腼腆的。”有位女游客拉过付绍妮的手,问:“这石头是你捡的还是从其他地方批发来的?”
“全是我自己捡的。不信你跟我进屋看看,还有好多呢!”付绍妮的脸一下绷紧了,一本正经道:“这石头除了咱大宁河边有,其他地方都不一样。”
“好好,相信姑娘说的是实话。我们买几块行吗?多少钱一块?”游客们友善起来。
“这……”姑娘的脸又红了。半晌才喃喃地:“你们给多少就算多少吧。”
“哈哈,这姑娘倒挺实在的。”游客哄笑起来。又说:“五毛……怎么样?”
付绍妮还是红着脸,只点头。
于是游客们高高兴兴地挑捡了不少石头,按每块五毛钱付给了姑娘。
“嘟――”一声汽笛,轮船载着游客们走了,远远地走了。可手中拿着十几张钱票的付绍妮则依然站在家门口发呆,她不知是喜还是悲,那手中的钱来得突然,来得令她不知所措,也搅乱了她原本对石头的那份质朴情感。
她依然一有空便到河滩捡石,并且在家门口树起一块用纸糊的硬板板,上面写着:“三峡奇石,欢迎参观”。后来又在“参观”后面加上“购买”两字。于是付绍妮的“石头情”开始了一部分的“商业化”――而她自己坚持说,这丝毫没有减弱她作为一个即将离开故土的移民对长江和大宁河的那份深深的情愫。
石头的收藏更包含精神因素。付绍妮开始并不清楚自己在与游客们交易“石头”的同时,还扮演了三峡文化的传播者的角色。
她的“石头生意”变得日趋红火。
忽一天,她发现左邻右舍的小姐妹、大嫂阿婶、婆婆老伯们都像她一样在自己的家前摆起了“石头”小摊铺。而过去仅在他们那儿停留吃一顿午饭的游客们,也渐渐把观赏购买“三峡奇石”当作一项“必须”任务了。
这是付绍妮没有料想到的,那些过去瞧她不起,背地里骂她“神经病”的人如今一口一个“妮妮亲”“妮妮巧”的,时不时凑过来向她讨教学艺。
姑娘一下感到她的“石头”成了灵性之物。那一天,她独自走到河边,张开四肢,伏在卵石堆上痛哭了好几个小时。
“我一点也没有为生意兴隆而兴奋,相反越来越感到忧伤,因为当我发现咱三峡的河滩之石一旦出现除精神价值之外的富厚的商品价值时,我更感到了不舍之情。我因此痛哭不止……”
“石头女”,一个多情之女。她的那份忧思令人感动。
经过多年苦苦经营,付绍妮的“石头小摊”变成了“奇石馆”,名声传遍十里八乡,甚至连外国的报纸都报道过。可有一样付绍妮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她的“三峡移民”身份。
是移民就必须离开大宁河,离开大江那条淹没线。尤其是当自己家的兄弟姐妹都走后,付绍妮更觉岁月的无情,更觉得三峡蓄水期每天都在向她逼近……付绍妮比其他三峡移民多了一份割舍不断的情痛。
“我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在离开大宁河离开三峡时多捡些奇石,然后把我所有家里存留的石头一起带到新的家园,在那儿开一个‘三峡奇石馆’,让更多的人了解咱们曾经生活过的故乡是多么的美!”付绍妮将心中的秘密告诉了我。
一场大雨刚过,千山万峰的涓流汇成一河,涌入大江,组成滔天洪流,惊得湖北湖南和江西等地大堰摇摇欲坠,险情不断。然而大宁河依然是清澈的,只是河水涨起数米,小三峡因此变得更加涛声震耳,烟雨朦胧。
“石头女”未等天晴,便又背起竹筐直奔河滩。那河滩仿佛是刚刚化妆过的美女,艳丽无比,全然与雨前的景致不一样了。
“石头女”有经验地告诉我,她最喜欢这个时候上河滩来,因为经大水一番冲刷,河滩上原来“睡死”的石头,一下“醒”了――它们个个都翻了个儿。这时捡奇形怪状的石头就容易得多。
“最得意的时候捡过什么样的奇石?”在付绍妮的小小“奇石馆”里,我看到一些放在木柜内的精品,好奇地问她。
“你看这块石上的影子像屈原在唱《离骚》吗?这像不像两只腾飞的仙鹤?还有,这像不像青藏高原?……”我发现这时的付绍妮神采飞扬,连眼睛都格外发亮。
真是自然奇宝。我随手拿起一块半个手掌大的卵石,那上面有清晰可见的两只白色“猫儿”,尤为神奇的是其中一只“猫”的眼睛活灵活现,使得整块“双猫图”栩栩如生。
“像这样的奇石一定能卖个特好的价钱。”我有些爱不释手。
“石头女”伸过手来,笑嘻嘻地:“这样的宝儿我不卖。”
付绍妮告诉我,每次轮到游客们向她索买这样的珍奇品时,她最痛苦。一方面她特别希望有人过来识货,另一方面又极不情愿出卖这样的珍品。有一次为送第一批搬迁外地的哥哥一家离开家乡,作为妹妹的她想为侄女们每人买件礼物,可她身上除了石头,没有几个积蓄。无奈她把一块“神女峰”石卖给了游客,换得1000元钱。付绍妮说,失去这块“神女峰”石的感觉,就像自己被嫁出去一样的痛苦,为此她哭过至少三次。
昔日的大宁河“石头女”如今已有了家舍,而且选择的就是大宁河边的小伙子。木匠出身的丈夫开始并不理解妻子的“石头”情结。那年长江特大洪水使大宁河咆哮起来,付绍妮的二层楼“新婚小窝”也被淹了一人多高。当丈夫拼命将底层的粮食往楼上搬运时,却见妻子抱起石头跟他抢占楼梯。丈夫火了:“你到底是要这个家还是要你的石头?”
妻子怵怵地看了一眼丈夫,猛然一抹脸上的雨水和汗水,斩钉截铁地哭着回答:“我先要石头!”
丈夫这时才真正明白妻子的那颗“石头心”。
“好吧,先搬你的石头。”夫妇俩雨中抱成了一团。
北京呼我回去开会,临别大宁河时我再次来到“石头女”家。我知道过不了多少时候,她这个“三峡女”也要永远地离开她的美丽家乡了。
这天,付绍妮特意给我这个外乡人看了两样“第一次给外人看”的极品奇石。
那是两组奇石。一组是“2-0-0-8”,由四石组成,上面清晰可见“2”“0”“0”“8”字样。她告诉我这是特意为庆贺北京申办奥运成功收藏的,等再捡到“北-京”字样的奇石后,准备在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时献给大会。另一组“中国石”,由三石组成,上面同样清晰可见“中”、“国”、“石”字样。
“这一组‘中国石’曾有个旅居加拿大的华侨要出5万元买走,我没舍得。我要一直珍藏到2009年,那时三峡大坝已建成。我想捐赠给未来的‘三峡水库博物馆’,想用它来告诉以后的世人,作为一个三峡移民,我们对故土的那份不舍之情……”
她的话,使我忍不住要对那组“中国石”细细端详。那石很坚硬,很光泽,巧夺天工的三个字是那样的清晰逼真。我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渐渐感到那奇石开始微微发热,直到发烫……我的心猛然一颤:这不就是一个“三峡女”的那颗对家乡、对峡江、对大宁河的赤诚之心嘛!
渐渐,我又感觉那“中国石”三个字变成了“中―国―心”。
是我的泪水模糊了眼睛?还是奇石真的显奇?
呵,我终于明白了,什么都不是,是我们的百万三峡移民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赤子之情在感动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