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主体间性美学与和谐社会的建构

2007-04-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肖建华 我有话说

在20世纪,西方哲学和美学实现了一种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这以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为代表。如海德格尔的“共在”和“诗意的栖居”的思想就是主体间性美学的鲜明体现。同样,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哲学和美学也是起源于对主体间性断裂的缝合。

主体间性美学是对主体性美学的一种反拨,是对工具理性主义和

社会现代性极端发展的一种合理的批判,它讲究事物之间的交往和对话,以审美的态度烛照社会、人生,所以我们认为它具备了充分的审美现代性和超越精神。

我们知道,启蒙运动诞生了理性和主体性。在哲学上,可以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为代表。对于笛卡尔来说,一切都是可以怀疑的,只有那个作为认识主体的“我思”是绝对可靠的。这扭转了数千年来西方哲学史上从主体之外的客体世界来规定知识的思维方式。主体性哲学的产生具有重大意义,它是对西方客体性哲学和中世纪神本哲学的超越。经过主体性哲学的洗礼,人终于从外界客体和上帝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并获得了自由的主体性地位,成为世界的立法者。但是,主体性哲学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哲学思维方式上,它奉行一种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方式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过分强调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人对自然的征服,表现出十分浓厚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与此相关,在社会实践上,表现为工具理性的无限膨胀和优先地位,表现为越来越发展的科学技术对人的自由的抹杀和异化的进一步加强。在对主体性哲学进行深刻反思及工具理性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强烈批判的基础上,现代哲学认识到必须克服孤独主体的单语独白,诉诸对话与理解、沟通与交往,从主体间性的角度重建哲学的入思路径。

与主体性哲学相对应,主体性美学也是近代启蒙运动的产物。它的产生具有巨大的合理性:第一次明确提出美的依据不在客观实体本身而在人自身。这是对审美活动更为合理准确的认识,也是对古代摹仿论美学和中世纪神学本体论美学的重大超越。但是由于主体性美学仍然建立在一种主客二分的哲学基础之上,它不能解决“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由于过分强调人类对自然和世界的征服和掌握而没有看到人类能力的局限,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如环境恶化、人与人关系的冷漠疏离等。主体性美学是启蒙时代的产物,它基本上是呼唤现代性的到来而没有对社会现代性进行审美的反思和批判。按照哈贝马斯的说法,现代性给我们带来的并不全是自由,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它自身充满矛盾,有其黑暗面”。而这就要求我们的美学和文学对其进行彻底的反思。于是,现代西方哲学和美学中便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那就是对社会现代性过程中工具理性所带来的人的异化现象进行猛烈的抨击,即所谓审美现代性批判。主体间性美学就属于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潮流,它充分认识到现代性和主体性所带来的严重危机,摒弃了主客对立的对象性思维,关注作为主体间的人的生存的和谐、自由、超越,力图从美学的角度去反思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以解救人类当前面临的危机。可以说,作为自由之学和超越之学,从主体性美学发展到主体间性美学,既体现了其理论自身的发展逻辑,又是当前社会现实的迫切需要。

同样,在当前中国美学界,也有这样一种主体间性美学转向的趋势和要求。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主体性美学和实践美学由于局限于主客二分的古典思维,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和理论自身发展的要求了,所以要理所当然地跨越主体性美学的古典藩篱,走向主体间性美学。

我们认为,由于主体间性美学主张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不同审美主体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这已经蕴含着充分的和谐精神,而这与我们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任务也颇为符契。况且,从美学的角度赋予当代社会以美学和人文的内涵也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那么,主体间性美学到底能够在哪些方面对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起到一定的作用呢?

首先是如何从主体间性美学的角度观照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关系。历史已经证明,社会现代性的发展有时往往是以牺牲个人的利益为代价的。在我们的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协调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同时,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利益诉求涌现,随之矛盾和不和谐现象也逐渐增多。如何协调不同利益体的关系,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也是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不仅如此,和谐社会不但应该是一个物质利益上共同富裕的社会,在整个社会的文化风气上,也要实现一种和谐共处、以和为贵的文化心理氛围。无论在物质利益的分配还是精神文化的提升上,从讲究和谐的主体间性美学的角度去协调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关系,都是比较能够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的。

其次,人个体自身的和谐发展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人的自身的发展,从主体间性美学的角度,既体现为身心的平衡发展,也体现为自身素质和人文修养的不断提高。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个体,我们要学会宽容,学会爱别人。只有大家都能够拥有一个博大的胸怀,一颗倾听和友爱的心,我们的社会环境才能变得日益和谐。

再次,和谐社会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上,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是不是和谐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维度。当前,社会现代性和工具理性的盲目发展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不断冲突,如沙尘暴、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就是自然对人类企图征服它的报复和惩罚。可以说,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世界性的问题。当前美学界正在热烈讨论的生态美学问题就是人文知识分子针对这种境况的一种理论反应。讲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美学说到底其实就是一种主体间性美学,因为在主体间性哲学基础上产生的主体间性美学由于摒弃了主客对立的思维,主张对话与交流,所以它“必然是真正生态的美学,也必然是最彻底的生态主义”。有了主体间性美学的指导,我们就能尊重自然,复魅自然,在人与自然的平等对话中,进入一种审美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境界。

总之,主体间性美学其实就是一种蕴含着和谐精神的“和谐美学”。只要认真汲取主体间性美学的合理内核,就一定能大大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