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GDP是近来传媒关注的问题之一。人们认为从重视总量GDP到重视人均GDP,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问题是:考量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时,如何体现出非户籍人口的贡献?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不一致的情况下人均GDP又如何计算?到底应如何看待人均GDP?
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维尔福特・金和密切尔最早开
统计人均GDP时,各国统计方法往往存在着不统一的问题。就中国来讲,人口数可能是最大的问题。各国对社会人口或参与经济活动的人口在统计范围、统计对象上是存在差异的。但是,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流动人口,这增加了人口统计的难度。改革开放前,中国各地区的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几乎相等。如今的流动人口有一部分在一些城市和地区形成为常住人口的组成部分,即所谓的外来人口或暂住人口。
就人口输入较多的城市和地区来讲,问题可能出在常住人口的统计上,尤其是以领取暂住证来统计暂住人口是不准确的。在这类城市,既然GDP总量计算了外来人口的贡献,人均GDP不计算他们显然不合理。现在一般是将非常住人口按“临时户口”和“暂住证”两类来分,如果将拥有暂住证的计入常住人口,没领暂住证的外来人口的贡献又如何体现呢?
就人口输出较多的城市和地区来讲,问题可能出在户籍人口的统计上。这些地方可能户籍人口数大于常住人口数。在这类城市和地区,GDP总量没有计算流出人口的贡献,而人均GDP却要把他们分摊进去,显然也是不合理的。
如果要公平地计算常住人口,无论是以半年以上还是以一年以上为标准,现在未计算进去的外国人、港澳台侨人员都应该计算进去。由于珠三角不少城市暂住人口登记率和办证率在50%-60%,各个城市的“实际人口”与公布的各种人口数据都是有差距的,而且“实际人口”普遍大于“常住人口”。
现在,当提到一个城市的人均GDP时,人们谈得最多的是与自己收入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近来人均GDP的讨论引发了许多普通人的关注并以自身收入水平来衡量的重要原因。以广州为例,据官方公布,2006年广州人均GDP超过7800美元,而职工平均工资为36273元,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850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7700元。从近年来的增长率来看,人们的收入增长是低于人均GDP增长率的。这说明人均GDP反映的经济发展水平,似乎与人们的收入关系不大。
其实,国内生产总值可以从生产阶段、分配阶段、使用阶段来分别计算,三个阶段的经济总量应该是相等的。国内生产总值可以采用生产法、分配法和支出法来计算。一个城市和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涉及消费、投资、出口等多个方面。当居民收入增长率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时,只能判断为投资、出口等增长率较高,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大。也就是说,人均GDP反映了经济发达状态,但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通常人均GDP增长会反映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上,但增长率不会是相等的;甚至在某一时期,GDP增长,居民收入还可能下降,或者城市居民增长的同时,农村居民收入却减缓了或下降了。当前我国存在的问题就是居民收入增长赶不上经济增长速度,投资而不是消费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动力,这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理论所必须加以关注的。
无论是购买力平价也好,还是综合国力也好,笔者发现各种计算方法和评价方式都没有离开人均GDP。邓小平同志在具体描绘“三步走”实现现代化战略时,将小康社会的人均GDP确定为800-1000美元,将实现现代化时的中等发达水平确定为人均4000美元。可见,在他看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现代化的主要衡量标准。2000年,在中央要求部分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背景下,广东省制定了现代化的十项标准,其中第一项即是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本人也认为,人均GDP是现代化的门槛,如果没有这一条,现代化就无从谈起。
但是,即使达到4000-5000美元的人均GDP,也才算是实现了中国式的现代化标准。世界银行在20世纪90年代初曾把人均GNP(国民生产总值)达到7620美元作为高收入标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又将9700美元作为高收入标准,当时在这一标准上的恰好就是韩国;2000年高收入国家标准是9266美元。因此,以亚洲“四小龙”等所谓“新兴经济体”作为我们追赶的目标来看,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应是现代化的国际标准。
站在现代化的门槛上并不等于就跨过了这道门槛。光是GDP或GNP并不能说明现代化的全部内涵。除经济现代化之外,还有制度现代化、人的素质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等。即使以广东省的十项标准来看,除人均GDP外,还有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信息化综合指数、平均预期寿命、适龄青年高等教育入学率、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环境综合指标、城镇居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只有这些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指标都达到了,我们才能跨过现代化的门槛。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否认人均GDP这道“硬指标”作为“门槛”的意义。(作者单位:广州市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