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习习,
4月21日,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共同举办的首届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首都经贸大学同时隆重拉开帷幕。
“百人工程”学者论坛,由一个主论坛、七个分论坛组成;主论坛设在了中国人民大学的逸夫会议中心。
这一天,“百人工程”的中青年学者们踏着春天的脚步,意气风发地走进主论坛和分论坛,围绕“和谐・创新・发展”主题,从各个学科视角,与学界同仁们说创新、谈机遇、话发展……
一个个思想深刻、富有新意的观点,一段段内涵丰富、振奋人心的论述,在这里交汇、碰撞。
一个个智慧的“火花”,伴随着一颗颗赤子之心,在这里化为改革发展的良策。
学者们精彩的发言,博得与会者阵阵热烈的掌声。“百人工程”学者论坛,群星闪烁,交相辉映!
“我今天能取得一些学术成果,许多方面得益于北京市多年来实施的培养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它给了我学术理论发展的大平台。”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韩震教授深情地道出了“百人工程”受益学者们的共同心声。
是的。被人们称为一个创举的北京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从1995年启动以来,按照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与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具体实施,已走过了12个春秋。
在这12年中,培养了一大批学贯中西、联系实际的优秀理论工作者;
在这12年中,推出了一系列精品力作,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支持;
在这12年中,走出了一条培训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工作者的新路子!
不懈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
思想理论建设是我们党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而思想理论建设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造就一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队伍。
理论队伍建设,关系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大局,关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新的大发展。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快车道。
时代要求一大批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骨干深入研究和宣传党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为当代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提供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持。
可这一时期,我国的社科理论队伍进入新老交替阶段。一大批四十岁左右的理论工作者陆续走向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前沿。
造就一支宏大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掌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贯中西、联系实际的理论人才队伍,成为北京社科理论队伍建设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任务。
为此,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1995年制订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时,作出了实施北京市培养跨世纪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的决定。
按照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与北京市社科联和北京市社科规划办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大力实施“百人工程”,探索独具特色的理论人才培养道路。
通过实施跨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12年来,近500位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被吸引过来,团结在一起、凝聚在一起。
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的培养对象,主要来自首都高校、党校、社科研究机构的中青年理论工作者。
当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32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推荐的162名副高级职称以上、年龄45岁以下的青年理论工作者,经专家们审定,成为了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的首批培养人选。
那时,袁贵仁、顾海良、郑功成、吴志攀、刘伟、李强、魏杰、吴晓求、韩震、王炳林、文魁、刘新成、侯玉兰等,就站在了那令人瞩目的162人当中。
这一年,北京市财政拨款50万元,专门设立了“百人工程”专项资金。之后,每年递增20%,源源不断地提供经费支持。
“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始终保持旺盛的创造激情,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没有特别能战斗的理论工作队伍。我们一定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高度,把实施培养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这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落到实处。”
这是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宋贵伦在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的一些话。
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新世纪坚持不懈地进一步推进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
2001年,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等单位发出《关于实施“培养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的通知》,并为有计划地完成培养任务,提出《2001―2005年北京市培养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规划》。
2004年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之后,北京市很快下发了《中共北京市委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首都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强调要高度重视实施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006年,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下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北京市培养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第二批)规划(2006--2010)》,提出要在“百人工程”规划中,创新培养机制,每年新增20名培养对象,五年培养100人的新型滚动筛选模式。
十余年来,“百人工程”有计划、有步骤地为社科理论人才铺路搭桥,共对468人进行了培养工作。
在他们当中,有的成为了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有的成为了党的思想理论工作负责人,有的成为了大学校长,有的成为了共和国的部长。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兴奋地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的实施,为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了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的思想理论水平,培养和锻炼了他们的工作能力。”
“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有力地推动了首都思想理论队伍的建设和深入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首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同时,‘百人工程’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学风,使我们终身受益。”首都经贸大学校长文魁这么对记者说。
正是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这一开创性的工作,为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北京市的理论队伍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这一开创性的工作,极大地调动了首都社科理论队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贡献力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北京市社科联副主席张文?高兴地对记者说:“努力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培养人才,使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愈做愈受学者们的欢迎,愈做社会影响愈大,愈做学科规模愈宽!”
现在,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已成为北京市理论人才队伍建设的知名品牌,受到中央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省市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不辱使命,搭建人才培养大平台
一个正确决策的实施,关键要有一系列好措施作支撑。作为党的理论工作服务者的北京市委宣传部,作为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精神家园”的北京市社科联和北京市社科规划办,怎么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面对责任、面对使命,他们认真地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
为了给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的培养对象提供一个宽广而又深造的理论大平台,他们推出了一系列培养措施,搭建了一个人才培养的大平台:
――设立“百人工程”系列研究课题。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与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出台了《北京市培养跨(新)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并以此作为课题立项的基本依据。
设立社会科学规划“百人工程”研究课题,对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对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使培养对象广泛接触实际、了解基层、了解社会,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北京市“十一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结合人才培养的整体规划与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制定了“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规划研究课题,并提出具体的实施计划。
“百人工程”培养的对象大多集中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让他们参与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既可以把他们的专长与北京市社科理论建设的实际需要联系起来,又可以促进他们的研究成果尽快走向社会。
目前,“百人工程”研究课题分为:跨世纪、新世纪第一批、新世纪第二批三个阶段。“跨世纪研究项目”,设立了顾海良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侯玉兰的《城市社区发展国际比较研究》、丰子义的《现代化进程的矛盾与出路》、王浦劬的《我国体制转型时期的政府行为和政府职能研究》、赵彦云的《首都国际竞争力发展研究》、严耕的《校园网络的发展对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学生政治思想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等54项研究课题,资助研究经费69万余元。
“新世纪第一批研究项目”,设立了袁贵仁的《北京市公民价值观状况调查研究》、郑功成的《北京市医疗保险制度研究》、杨瑞龙的《网络时代企业组织创新模式研究》、黄桂田的《北京市企业职工持股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李强的《如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文魁的《北京市人才测评指标研究》、房宁的《首都保持社会稳定预警系统研究》等57项研究课题,资助研究经费170万余元。
――资助培养对象出版著作。
针对学术著作出版难问题,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北京市社科联制订了《北京市培养跨(新)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办法》,积极为培养对象提供学术著作出版资金。
资助项目以“文库”的形式出版,目前“跨世纪青年学者文库”资助出版著作18部,“新世纪青年学者文库”资助出版著作17部,共资助金额100余万元。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青年学者文库”库容不断扩大,著作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社科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阵地,为学术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舞台。
――构建“百人工程”学术交流平台。
随着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培养对象的人数不断增加,且他们大多成为各自单位的学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百人工程”的学术圈逐渐形成。为了给他们搭建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和展示自己科研成果的舞台,2006年《北京市培养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第二批)规划(2006―2010)》提出,创办“百人工程”论坛,建立学术交流平台。
2006年底,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社科规划办等筹划设立北京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发挥“百人工程”培养对象学科丰富、人才济济的特点和优势,交流学术研究成果,研讨理论和现实重大课题。
――深入进行调查研究。
为发挥“百人工程”培养对象的整体优势,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培养对象深入企业、农村、城区开展深入的调研和学习。
1995年,组织了“双青理论研讨会”,青年理论工作者和青年领导干部一起就北京市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研讨。
1997年,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百人工程”培养对象先后到北人集团、北京牡丹电子集团调研,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八个调研报告,详细论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1998年,培养对象到全聚德集团等进行考察,对北京市综合投资公司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行了论证。
1999年,培养对象组成5个调研组,对北京丰台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城乡结合部管理机制、外来人口管理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考察。
2002年和2003年,宣讲团与部分优秀培养对象,深入学校、企业、农村、工地、社区,调查了解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宣讲党的创新理论。
2004年,北京市承担了中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等重大课题的研究任务,“百人工程”的培养对象积极参与,联合开展学术攻关。
2006年以来,为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和北京即将举办的奥运会,开展了以“构建和谐社会、迎接北京奥运”为主题的“百人工程”系列调研项目。这些调研活动,为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提出了系列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建议。
――举办研修班和组织境内外考察。
1995年,培养对象们到山东长岛,对“海上山东”的建设情况和沿海地区改革开放的情况进行了考察。
1996年,为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到贵州遵义进行考察,在了解我们党的革命历史的同时,对西南地区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进行了调研。
1997年,到大庆考察,了解东北地区企业改革发展的情况。
1998年,到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地区的大连考察,学习城市管理的先进经验。
1999年,到新疆考察,深入了解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现状。
2000年,结合西部大开发,对内蒙古自治区进行了考察和分析。
2001年,开展了主题为“西部地区经济环境资源优势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的调查研究活动,对甘肃、青海等地进行了调研。
2002年,开展了主题为“西藏自治区经济文化发展优势分析及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对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的重大意义”的调查研究活动。
2004年,开展了主题为“励精图治再创辉煌――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研究”系列研讨。
2005年,开展了主题为“在新形势下,如何把坚定革命理想、继承革命传统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的考察活动,对广西、海南进行了革命传统研究。
2006年,对江西、湖南等地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
1998年至2006年间,先后对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捷克、匈牙利等国进行考察。考察团成员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美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澳大利亚政府管理模式及文化建设,以及俄罗斯、捷克、匈牙利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建设等问题作了深入研究分析,并完成了系列考察报告,为首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许多积极建议。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宣传活动。
为增强培养对象对国际前沿问题的了解与研究,1997年和1998年为他们配备了上网设备调制解调器,免费登录瀛海威网;以及先后组织在北京潮河上游建立“北京百人工程林”;参观污水处理厂等社会实践活动。
在《北京日报》、《前线》、《北京青年报》等报刊开辟“百人工程青年学者”专栏,及时向社会通报“百人工程”学术研究和调研活动的进展情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杂志、《新视野》杂志上发表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培养对象的理论研究成果。
为每一位培养对象赠订报刊。……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培养举措,无不体现着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们的亲切关怀和指导,无不渗透着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与北京社科联、北京社科规划办的同志们的巨大艰辛与心血!
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公室主任陈之昌说:“为了进一步加大对‘百人工程’对象的培养力度,我们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注意创新课题管理模式,如在项目申报和研究过程中实行‘有指导――给任务――搭平台――给奖励’串在一起的办法,从制度上保证了科研成果的高质量完成。”
正是这种付出,为“百人工程”的培养者们搭建了一个理论深造的大平台;
正是这种付出,使“百人工程”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高层次的理论人才。
不负重托,实现人才科研双丰收
“从12年来所取得的成效看,实施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确实称得上是一个创举。”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市社科联主席满运来这样评价说。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社科规划办通过课题立项、出版资助、搭建学术平台、进行社会考察等,作为带动和推进培养工作的主要手段,不断开创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工作的新局面。
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在推动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促进了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开展,实现了人才与科研双丰收。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硕果:
――“百人工程”研究课题设立以来,通过课题立项培养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到2007年4月已有114项研究课题被批准立项,科研成果正陆续问世。
――出版了由“百人工程”专项资金和北京市社科出版基金共同资助的著作35部。
――在“百人工程”培养对象中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专家学者和行政领导干部,如袁贵仁、顾海良、刘伟、李强、魏杰、吴晓求、文魁、刘新成、侯玉兰等。
――“百人工程”培养对象们多次获得各种奖项。比如,袁贵仁的《当代中国的唯物辩证法》一书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刘伟、李风圣的《产权通论》等著作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
――推出了一批优秀成果。近5年来,“百人工程”培养对象共出版包括专著、编著、译著在内的著作741部,人均4.2部。其中,专著324部、编著316部、译著101部。新世纪第一批培养对象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论文总数为4594篇,人均26.1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603篇,人均15篇,在一般期刊上发表论文1991篇,人均11.3篇。被媒体和专业刊物转载的论文数量为1414次,人均8.03次。
――培养对象大都成为本领域专业研究中的骨干或学科带头人。近5年来,他们主持或参与研究的课题达1015项,人均5.76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21项,人均1.25项;省部级课题465项,人均2.64项;跨地区、跨专业的横向研究课题329项,人均1.86项。
――培养对象得到大量的专业交流和学习研究的机会。近5年来,有81人参加各种形式的出国学习、讲学140次;有176人参加了各种重要的学术会议879次,人均4.99次;有的人成为了学术会议的召集人,还有的人成为了学术交流的主角。
――在学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百人工程”培养对象的外语、计算机、社会活动和组织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各种科研活动、社会实践的增加,大大扩展了学术交流的区域和研究平台,开阔了“百人工程”培养对象的视野,促进了学术研究,加快了人才成长的速度。
新世纪第一批培养对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62项,其中51人获得国家级奖励78项,93人获得省部级奖励184项。
中国人民大学吴晓求、杨瑞龙等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北京大学丁宁获得希腊“奥纳西斯基金会最高研究基金奖”。
北京大学张守文,中国人民大学郑功成、赵秉志、陈岳,北京师范大学赖德胜,中国传媒大学胡正荣,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吴岩等,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人民大学郑功成当选为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
有的培养对象成为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委员会成员;有的培养对象成为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科评审组成员。
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培养对象们的职称职务的变化也令人欣慰。
从职称变化的情况看,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培养对象学术地位得到很大的提高。新世纪第一批培养对象从副教授(副研究员)晋升为教授(研究员)的共有55人,占调查培养对象总人数的25%,加上入选时已是教授的84人,共有139人具有教授职称,占“百人工程”培养对象总人数的64%,比2001年提高了近17个百分点。新世纪第一批培养对象近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的共有16人,占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培养对象总人数的7%。
从职务变化的情况看,新世纪第一批培养对象成为所在单位院系领导的67人,占当期培养对象总人数的31%;成为所在单位中高层行政管理人员的27人,占当期培养对象总人数的13%。一些培养对象成为了学校的高层管理人员,如:王新清被提拔为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陈雨露被提拔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韩震被提拔为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王文举被提拔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
经过数年的磨练,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培养对象们无论业务水平,还是工作能力,都有了很大的飞跃。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出发,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先后提出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和坚持“两个务必”、全面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和谐世界、建设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三个意识”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培养的学者们,正积极投入到伟大的时代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自己新的贡献!
“我们不但要培养一批优秀的理论工作者,还希望能培养出有独特建树的理论大家。”宋贵伦谈及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的未来时,充满了信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副所长房宁研究员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使我们系统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要积极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持,这是祖国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历史对我们的考验!”
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确实是一条培养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工作者的新路子。
它与实践同步,与时代同行。
它适应了理论队伍建设的需要,把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和部门具体工作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它适应了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需要,着眼于发挥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的整体优势,促进了北京地区的思想理论建设。
它适应了青年理论工作者成长的需要,为他们深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创造了条件,让他们确立了正确的价值追求与人生目标。
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的实施,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更加显示出它举办的重要意义!
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在过去的12年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必将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中,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
标志是中国书法“百”字的变形。形似龙头,寓意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要发挥龙头作用,做继往开来的学科带头人;形又似凤,“雏凤清于老凤声”,寓意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要联系实际、勇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