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曾经是有名的戏剧之乡,历史上剧团林立、好戏不断。众多豫剧名家如马金凤、李斯忠、吴心平等均出自商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电视艺术的冲击,戏曲事业逐渐走向低谷。商丘市困境中求发展,整合资源成立商丘演艺集团,坚持走市场化道路,使传统艺术获得了新生。
改革创新三年三大步
商丘演艺集团成立于2006年12月,是商丘市三年来积极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撤团建院、戏企合一、演艺集团”,创了河南省三个文化改革第一。
商丘市文化局局长高继锋介绍,改革之前剧团里吃“大锅饭”,演职人员的工资与劳动付出没有直接关系。有名气的演员常常“托大”,对角色挑三拣四;团里负责联系台口(演出渠道)的人守株待兔,就在家坐等别人邀请演出;剧本创作也缺乏热情,好多年才能出一个新剧目。
2003年10月,时任商丘市豫剧团团长(现商丘演艺集团总经理)的陈新琴针对剧团存在的弊端,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改革用工制度,实行全员聘任制、竞争上岗制和末位淘汰制;改革分配制度,实行基础工资加效益工资,拉开了收入档次。
2004年年初,经过多方调研,商丘市豫剧团与知名企业张弓酒业有限公司“联姻”,成为河南省第一家撤团建院的单位,更名为“商丘市豫剧院”。张弓酒业有限公司每年为商丘市豫剧一团提供20万元的资金支持,购买一台客车和一辆流动舞台车。
2006年下半年,商丘市进一步整合文化资源,以商丘市豫剧院为龙头,将宋城影剧院、商丘市文化艺术学校、商丘市豫剧二团、三团、永城市豫剧团、柘城县豫剧团、商丘市四平调剧团、市杂技团、歌舞团及有关表演团体、研究单位、中介公司等21家文化企业,以资金、技术、人才等为纽带相联系,组建了一个新型文化经营实体――商丘演艺集团,成为河南第一家演艺集团。
新机制带来新活力
商丘演艺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在运行模式上,集团走的是“集团化+经纪人+市场”的新路子。
“集团成立后,市场、人才、道具等资源实现了整合,过去一个团可能只能唱豫剧,现在演艺集团不仅能提供豫剧演出,四平调、柳琴、歌舞、曲剧、曲艺、杂技等各种形式的戏曲文艺表演都可以提供。”陈新琴说,“变过去的单兵作战为集团化运作,再加上我们积极与外地演出公司、经纪人联合,聘请多家演出公司经理作为经纪人,建立了庞大而精干的经纪人队伍,一下就打开了市场。”
“加入演艺集团后,我们的‘台口'多得演不完。”商丘市睢阳区文化局局长马廷富说,他们旗下的商丘市豫剧三团加入演艺集团以前,一年中有10个月困在家里,演员们每月只能领到100元生活费,很多演员纷纷离开,剧团名存实亡。加入演艺集团不久,演员收入原来一年最多4万~5万元,现在一个季度就达到9万元,演员由原来的30多人增为50多人。
据初步统计,今年前三个月的演出台口由去年同期790场增加到956场,同比增长21.2%;收入由去年同期110万元增加到137万元,同比增长24.5%。
服务基层再创辉煌
“戏曲要发展,离不开基层老百姓的支持。每次下乡演出,都能深切体会到基层群众对于曲艺的热爱。”陈新琴说,“演《包青天》的时候,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赶去了,连树上都挤满了人。”
商丘演艺集团连续3年到柘城县双庙村、睢县东关村等困难村镇为农民演出,受到热烈欢迎。每年为农民演出300多场,占全部演出场次的85%以上。2006年,商丘演艺集团还到北京为河南籍务工人员慰问演出,到社区及农民工工地义演30场,为困难职工捐款16万元。
改革激发活力,好戏赢得市场。几年来,商丘市豫剧院创作并演出了20多个新剧目,如反映干部驻村工作的《连心桥》,反映新农村建设的《冤家亲家》,反映计划生育工作的《春风拂柳》等,均深受观众的欢迎,目前每个戏演出均已超过100场。他们新编排的大型古装豫剧《浣纱记》,2005年一举获得河南省文华大奖、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
“戏剧要赢得观众,赢得市场,没有精品不行,没有大师不行。当年商丘市豫剧团就是靠演出《社长的女儿》、《包青天》等剧目名声大振的。”年过七旬的老演员、老团长吴心平说,“商丘市豫剧院的改革和商丘演艺集团的组建,有利于戏剧的创新和发展,我由此看到了戏剧振兴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