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师,我种植的茄子叶上出现了斑点,不知咋回事儿?”
4月11日下午,在山东省寿光市屯西村现代远程教育站,村民小组长、党员葛孚村一边用话筒说着,一边把几片茄子叶举到视频镜头前。百里之外,寿光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朱振国坐在办公室里,通过视频作出了诊断:这是茄子落叶斑枯病,就是常说的“鱼眼斑”病……
这是山东农民利用网络平台咨询专家的一幕。作为我国首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省份,山东省率先完成了数量最多、覆盖城乡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现在,山东每个村都设了站点,85%的站点通了互联网,党员干部和群众足不出村就能通过网络平台了解政策、学习技术、查询信息、与专家互动交流。
“‘不花钱的老师’帮我家过上好日子”
葛孚东是屯西村肉鸭养殖的带头人,去年,他带领全村76户养鸭户,一年出栏了200多万只肉鸭,户均收入4万多元。而在2004年以前,却是另一番景象,全村从事肉鸭养殖的只有3户,传统方式喂养,规模小、成本高,“有时还要赔钱”。
2004年村里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后,身为党员的葛孚东积极通过网络搜集、学习肉鸭养殖方面的资料,琢磨出了“疫苗预防、精粗饲料混合喂养”的方法,一只鸭可以多挣四五角。
村民葛茂叶夫妇已经六十多岁了,两个孩子都是先天性残疾,需要家人照顾,葛茂叶年轻时四处打工,勉强支撑起这个家。年过半百后,开始感觉力不从心,一家人生活陷入困境。远程教育网络开通后,葛孚东主动帮助葛茂叶,手把手教他上网、查询信息,传授他肉鸭养殖的方法,去年葛茂叶养了2800只肉鸭,卖了2.5万元,一家人总算喜笑颜开了。谈起这件事,葛茂叶开玩笑地说:“党员葛孚东和现代远程教育网络都是我‘不花钱的老师’,他们帮我家过上好日子!”
“党支部用信息网带我们走上致富路”
菏泽成武县乔庄村原本种粮为主,村民吃穿不愁,但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村党支部调查发现,蔬菜种植是帮助农民增收的好路子,村里的土壤也非常适合蔬菜生长,于是号召大家种植大棚菜。但直到2003年,全村种植户仅40户,面积不过100亩。“村民当时有所顾虑。”村支部书记乔玉方说。
2004年,村里建成了现代远程教育站点,这成了蔬菜产业发展的“东风”。村支部组织群众反复收看靠蔬菜种植富民强村的片子,组织大伙学习蔬菜种植管理的技术,并让党员干部带头干,还积极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去打开市场。当年,全村蔬菜大棚一下子增加1000多个,亩均收入达6000多元。
“老百姓心里有了底,认识‘慢半拍’的也加入进来了。”乔玉方说。现在,全村发展蔬菜大棚1260多个,种植蔬菜面积1960余亩,年人均收入超过万元的有200余户。村民乔建华说,“是党支部用信息网带我们走上致富路,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乔玉方把现代远程教育称为中央政策方针的“直通车”,“让我们基层干部很容易就把党的政策吃透了,这样就可以甩开膀子带群众干了。”
“远程教育使我们的产业充满活力”
潍坊市是国内最早提出并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地区,农业产业化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该市青州黄楼镇的花卉产业曾在发展中遭遇“瓶颈”问题:花农素质、技术跟不上,传统花卉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利润日益降低。
2004年,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开通后,该镇党委积极利用这一平台对花卉产业协会成员进行培训,一批党员干部和花农率先掌握了先进的实用技术,花卉品种不断换档升级,高档、优质品种越来越多。现在黄楼镇花卉种植面积由2003年的6100亩发展到15000亩,年交易额增至2.1亿元,成为北方重要的花卉集散地。
潍坊市把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在产业链上,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的优化升级,使农民们得到了更大的实惠。200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17元,同比增长
13.1%,增幅为近10年来最高水平,其中九成来自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远程教育使我们的产业发展焕发青春,充满活力,走上了科学发展的轨道。”潍坊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主任刘德民说。
三年多来,山东省投入资金11亿元,建设站点88931个,组织起近10万人的站点管理员队伍。传授致富技术3900多项、市场信息20多万条,有350多万户通过网络掌握了一门以上农业实用技术,带动近400万农户走上致富路,一条文明富裕的农村农业农民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山东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主任曲涛说:“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带动了农村信息化,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
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厉彦林告诉记者,现代远程教育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素质,增强了他们凝聚群众、带头致富的能力,是促进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