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州5月5日电(记者张景华、吴春燕)用于整体打捞“南海I号”的巨型钢沉井历时一个月制作完成,今天中午成功吊装上船,并将于后天运往阳江海域打捞现场。这标志“南海I号”整体打捞工程已进入实质性阶段。
广州打捞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巨型沉井有4层楼高,呈长方形,由100多名工人历时一个月制作完成。沉井长3
广州打捞局负责人介绍,沉井内部有不少钢管,当沉井下沉时,会同时往这些钢管内注入沙子。下沉井逐渐盛满沙子,静压深插于海底淤泥内,阻隔上沉井内的淤泥外泄。当沉井稳定后,潜水员将沉井底梁从上下沉井之间横穿而过,上沉井连同古沉船及其周围的淤泥将一起被打捞上来,下沉井将长留海底淤泥内。
据悉,整个沉井的用钢量超过500吨,加上36根底梁、8根定位桩,打捞“南海I号”工程的用钢量超过1000吨。据“南海I号”打捞项目总指挥吴建成介绍,整个沉井从设计、修改到建成,历时3年之久。这次打捞“南海I号”有很多技术创新,像穿底梁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创举,而“南海I号”整体打捞的方案本身也是世界首创。“南海I号”是一艘1987年发现的南宋木质船,位于珠江口以西、距广东阳江海陵岛30多海里海面下20米深处。从发现至今,考古人员对“南海I号”沉船进行了8次试掘或物探调查,估计船上所载文物超过6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