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5月5日电(通讯员陈胜伟记者叶辉)五一长假期间,浙江林学院科技处余学军副教授的手机快被农民打爆了,临安市竹笋销售已近尾声,笋壳处理成了难题,污染了环境,农民们得知余学军是研究笋壳处理的专家,纷纷打电话求援。
“今年天目山竹笋丰收,不少人把笋剥好笋壳就废弃在小溪边,笋壳腐烂已污染水源。余
“数量大可通过发酵加工成膳食纤维,给猪和牛做饲料;或者加入尿素进行填埋,来年再挖出来将是很好的肥料;数量少可撒到竹林里给竹子当肥料。”余学军答。
农民直接给教授打电话询问技术问题,这在浙江林学院已是家常便饭。该校为了使教师的科研成果更好更直接地服务当地农民,鼓励教师通过电视、讲座、现场指导等形式公布科研成果,指导农民掌握种植技术,使科研成果直接受惠农民。这一方法深受当地农民欢迎。
据悉,最近几天,该校食品与药学学院仲山民教授就通过浙江电视台新农村频道介绍桂花加工技术;戴文圣教授在电视台介绍樱桃、布兰李等水果的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为农民服务。
在浙江林学院,一种时尚正在流行:专家教授之间暗暗比较的不仅仅是发表的论文,更是农民给他们打了多少电话,自己给农民解决了多少难题,自己的技术受农民欢迎的程度。“农林类专家水平如何,既要看有没有教学科研成果,还要看是否受农民欢迎。农民对专家的欢迎程度,往往能说明专家的研究成果给农民带来效益的多少。我们经常要求科研人员,论文重要,直接给农民带来效益的成果更重要,真正受农民欢迎、给农民带来效益的科研成果,才是农民最需要的。”科技处处长童再康教授说。
受农民欢迎已成为浙江林学院教师默默追求的目标。金爱武教授从事竹林丰产技术研究和推广,他经常在林地现场帮助竹农解决实际问题,他的联系方法也向农民公开,浙江、福建的竹农一有问题就直接打电话向他咨询。同学科的老师承认,金老师发表的论文不是最多,但他下乡服务农民次数却是最多的,在农民心中威望很高,这使同事们非常羡慕。
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的黄坚钦教授是远近闻名的“山核桃教授”,浙江几个主要山核桃产区的农民每当遇到困难,就会直接打电话给黄坚钦。黄坚钦充满自信和喜悦:“我每年下乡举办多少次讲座、培训多少山核桃农已说不清了。但每年山核桃采摘季节,总会有一大批山核桃农打电话来报喜。每当听到这些喜讯,我比自己又发表了论文都要高兴。我觉得自己已不仅仅是个教授,更是农民的科技顾问。”
“作为浙江省唯一的以农林学科为特色的高等院校,浙江林学院一直是推进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重要力量。我校的专家教授,有着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浙江林学院党委书记陈敬佑说。
编后
从《浙江林学院教授争做农民顾问》和《河南鹤壁大学生村官成品牌》两则消息中,我们清楚地看到,新农村建设需要知识分子贡献聪明才智;同时新农村建设也为知识分子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我们今天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科技的力量,知识的力量,文化的力量;需要方方面面的知识分子,包括老年、中青年,也包括在校和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知识分子投身新农村建设,因为那里天地广阔,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