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许多以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和影视作品中,有的作者出于商业炒作,往往随意歪曲篡改或虚构史实,恣意戏说历史,甚至大肆美化吹捧帝王将相,宣扬一些错误的历史观。又有某些影片不惜耗费上亿元资金,竭力打造豪华宏大的场景,却缺乏高尚的人文精神和深刻的思想内容,给人以假、大、空的感觉。还有一些历史电视剧中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万斌生著长篇历史小说《王安石》,是我近年来读过的较好的一部历史小说。它真实反映了北宋中期由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变法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优秀作品。作者站在唯物史观的认识高度,以其深厚的文史功底和娴熟的写作技巧,相当准确地介绍并剖析了北宋神宗时期一场大规模改革运动的来龙去脉及其艰难曲折的历程,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文史知识和可贵的历史借鉴,并给人以道德情操的教益和文学艺术美的欣赏。
作者在叙述历史事件发展和人物生平的过程中,有机地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介绍了北宋中期赋税的苛重、土地的兼并、民生的困苦以及长期形成的冗官、冗兵、冗费三大弊政,同时还揭示了庆历新政失败后朝廷内部的朋党之争、科举制度的缺陷、人才的匮乏和辽、西夏对边防的威胁,从而为分析熙宁变法的原因作了铺垫。接着,小说以其主要的篇幅,描述了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免行法、方田均税法、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的相继推行以及对学校科举制度的改革,尤其着重描写了在变法过程中革新派和守旧派之间错综复杂的人事纠葛和尖锐的斗争。最后,作者还就变法派内部的分化、王安石的罢相、闲居和新法的被废,总结了熙宁变法的利弊得失和失败原因,使读者从中体会到深刻的历史教训。对上述重大历史事件的介绍和描写,作者基本上做到了忠于历史事实,有着大量文献史料的依据,没有随意篡改或歪曲历史,表现出了一个历史小说作家应有的认真严肃态度。
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同样注意尊重历史真实。书中对王安石、赵顼、司马光、苏轼、文彦博、欧阳修、韩琦等人的外貌、性格、语言、衣着乃至生活习惯的描绘,大多可见于文献记载,有着扎实的史料依据,如实反映了北宋中期的时代风貌,如王?的聪慧果敢、魏泰的豪侠仗义、刘?的诙谐风趣、李士宁的神秘莫测……
此外,小说中所引用的大量诗词歌赋,所描绘的思想论辩、民情风俗、宗教活动、城乡环境,特别是开封府街市的布局以及宫廷礼仪等,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透露出深邃的人文精神,代表着中国古代的民族传统。尤其是书中在涉及司马光主持编写《资治通鉴》这类枯燥的学术研究话题时,作者也能写得有声有色和意趣盎然,可见作者有着较高的史学修养和较强的文学表达能力。
但是,作为一部历史小说,毕竟不同于严正的史学论著,从情节到人物必然会有某些虚构。如代表贫苦农民的铁蛋、暗恋王安石并支持他变法的侠女杜珊、出身孤儿的王安石的忠仆王宝、反抗朝廷弊政和贪官污吏的鲍雨……显然属于不见于史传的虚构人物。历史上虽然并未实有其人,然而从宏观的角度看,这种虚构却都符合历史发展的逻辑,也不失艺术的真实。
总之,《王安石》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了北宋神宗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状况的全貌,又真实而具体地描写了当时的社会危机以及统治集团内部革新势力和守旧势力之间的尖锐斗争,并以熙宁变法的成败得失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历史教训。同时,本书文史知识丰富,人物形象生动,情节铺排合理,文辞优美流畅,即使部分虚构的故事和人物也符合生活和艺术的真实,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尤为可贵的是,作者并未任意戏说历史。因此,本书可说是一部当今文坛上不可多得的严肃而高雅的作品。
《王安石》万斌生著 江西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