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高学历到强能力

2007-05-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特约记者钟友国 通讯员杨志武 本报记者喻国英 我有话说

图为广州军区某师师长刘小午(中)在与指挥人员分析“敌情”。李小群摄

野战帐篷内,荧屏闪烁,鼠标轻点,敌我态势尽收眼底;野战帐篷外,战车驰骋,铁马狂飙……不久前南疆的这场军演,受到

总部、军区工作组的好评;而军演的指挥员,就是广州军区某师师长、“全军优秀指挥员”刘小午。

冲天一跃忧患始

那年,拿到美国曼哈顿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刘小午依旧眉头紧锁。面对我军与外军信息化建设的差距,他忧从心起――要完成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神圣使命,任重而道远。刘小午马上锁定下一个目标:考国防大学作战指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时,他在毕业论文《面向信息化战争的思考――论我军指挥手段快速发展》中,探讨了部队现行指挥手段中信息化运用存在的短板问题。

2003年,面对部队换装转型的巨大挑战,刘小午由副师长提拔为师长。刘小午甘当小学生,放下架子向其他官兵学习战法训法。全团20多名营连主官都是刘师长的“教官”;前来部队指导信息技术改造的20余所院校的180多名专家教授,也都成了他的“座上宾”。新装备一到部队,他第一个上车操作;兄弟单位有好经验好做法,他第一个前往取经;上级组织实兵演习,他第一个请领任务。节假日成了他学习充电的“黄金时间”,深夜的灯光伴着他学习前沿信息化知识,掌握网络办公和指挥信息系统操作技能。几年来,他先后发表学术文章30多篇,编写专著两本,主持技术革新6项,其中有两项分获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连续3年被军区评为优等师职指挥员。2006年,他被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军事指挥员”。凭着一个“学”字,刘小午从高学历走向强能力,并由此完成高学历毕业生向指技合一型指挥员的冲天一跃。

牛刀初试“千里眼”

2004年,我军自行研制的某导航定位系统配发部队。一直追踪世界军事前沿动态的刘小午如获至宝: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导航系统,只要打通这一系统与现有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接口程序,再嵌入相应的功能模块,就能构建集成化的野战指挥网络平台和训练信息平台。他兴奋莫名,立即拟制详细科学的攻关方案。信息化专家一致认定:方案完全可行,但技术操作难度较大。

刘小午说干就干。三天不到,一个包括师作训、通信、后勤、装备、自动化等专业的40名军官组成的课题组成立,进行集体攻关。为了学懂弄通新装备系统程序,他们收集的资料装满3个书柜,堆起的手稿有2米多高。有时一个程序出错,刘小午就与小组成员一行代码一行代码地检查,常常不知东方既白。6个月后,一个集所有指挥要素于一体的作战指挥系统横空出世。(下转3版) 当时,粤西正进行对抗性演练,刘小午要求部队将这个系统装上指挥车“牛刀初试”。这个系统第一次显示出它“千里眼”的魅力:“我在哪里?”“友邻在哪里?”“敌人在哪里?”灵敏精确感知战场态势、近乎实时的图像和坐标显示使战场“透明化”,让这些问题一一得到解决。2006年9月,这个作战指挥系统通过总部评定,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刘小午荣立二等功。

“一智”促成一体化

2004年秋,刘小午所在师之主攻团,在一场联合实兵演习中因协同不畅败北。“吃一堑,长一智”,刘小午由此悟出:平时五指硬,不等于战时拳头硬。未来信息化战争必然是一体化联合作战,联战必须联训。

几天后,刘小午向集团军党委写出专题报告,初步勾勒出部队开展一体化训练的“路线图”:将部队一体化训练的基点定位在“作战单元内部集成”上,坚持内集外联、重在内集。他对《积极推动合同战术训练改革创新》、《一体化作战要求与陆军信息化建设》、《陆军作战单元集成训练组织与实施》等方面的理论概括,更深化了师党委机关对一体化训练特点规律的认识,提高了工作指导的自觉性。

为了形成全师官兵共识,这个师举办多场专题讲座,编写下发《一体化训练知识读本》等资料,组织官兵开展一体化训练大讨论等活动。如今,昔日“各扫门前雪”的相邻分队,并肩步入训练场,共用组训人才,互通训练心得;曾经为了争训练经费、训练场地、训练器材而矛盾不断的师机关各业务部门,走到一起,共同拟制训练方案、共同研究训保办法、共同派出训练指导、考评联合小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体化训练,使各种力量、资源高度凝聚到战斗力这个核心上。

“推手”也踩急刹车

潜心钻研信息化的刘小午,一向被官兵们视为部队信息化建设的“推手”。但令人意外的是,所属某团和地方某单位开展的一项信息化重点工程,却被他一脚踩了刹车。理由有3条:一是成本过大;二是与现有装备不匹配;三是不保密。刘小午耐心地给大家讲道理:作战部队搞信息化,绝不能好高骛远,要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力争把能干的、该干的、急需干的先干起来。他和师党委一班人确立“作战牵引、人才支撑、系统规划、重点建设、突出应用、提升效能”的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规定不符合实战要求的项目,坚决不立项、不投资、不研究。

几年前,师里新建局域网,时任副师长的刘小午就再三叮嘱网络开发人员,一定要按照总部统一制定的技术标准进行,预留接口。不到一年,上级新一代宽带网接到该师,师里的指挥网、军事综合信息网顺利联入。2003年,师里完善升级营区信息化网络,他又向师党委建议,线路铺设必须着眼发展,决不能今天省小钱,明天花大钱。全师营区共铺设光缆40多公里,网络全部采用光缆联接,建成了信息“高速公路”。2005年,全军政工网开通,由于通信光缆的可持续利用,一下就节约60万元经费。

这几年,刘小午主持设计了全师27项信息化建设,项项聚焦未来战场;自主研发数百个信息系统,全部接口匹配、软件兼容,为提升军事训练效益发挥了实实在在的效用。

众人捧柴火焰高

部队信息化建设,光靠一个人显然不行。刘小午深知“众人捧柴火焰高”的道理。于是,“用好现有的、培养急需的、储备前沿的”,就成了他组建人才队伍的既定思路。

曾任师自动化软件开发课题组长的硕士参谋颜平,在刘小午急需人手的关键时刻,委婉地提出想考博士,再给自己“充点电”。刘小午一锤定音:去!学成归来能更好地为信息化建设出力。“光有‘点’还不行,要形成‘面’,要打造一个人才平台”,这是刘小午和师党委一班人的共识。

黄庚,国防科技大学的高材生,精通计算机应用和软件开发。刘小午让他牵头研制军区立项的重大课题“指挥文书处理系统”,同时手把手地教他解决科研攻关中遇到的问题。当年年底,“指挥文书处理系统”就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一年后,时任师长的刘小午又将小黄换岗到某团自动化站,负责寻找和培养该团的信息化建设人才,并结合基层部队的实际,继续开发实在、管用的软件系统。小黄不负重托,领衔攻关的“营区管理系统”再次登上领奖台,并培养出近10名技术骨干。

“黄庚效应”使刘小午深受启发。从此,这个师立足本级培训,从师团机关选出优秀干部进行信息化相关学习,然后让他们回到基层带出更多的人才。“让有才的有为,有为的有位”――在这种良好氛围下,刘小午所在师形成以两名博士、23名硕士为骨干的指技合一人才群体,这个师连年被总部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