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5月13日电(记者杜弋鹏)为了上一个好初中,北京许多家长往往前几年就做准备,考取各种证书,争取各种“待遇”……往往在半年前就开始跑学校找老师,个个活动得精疲力竭。
然而,“择校热”将要在北京渐渐降温了。
据北京市教委有关人士分析,北京连年出现的小升初“择校热”,根
北京市首先解决的是“突出重点”问题。北京市教委把城八区32所相对薄弱初中确定为“初中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学校,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领导每人联系两所学校,定期深入学校调研,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形成了市、区、校三级联动推进建设的局面。
除了资金支持,北京市还动员各方面力量助力初中建设。北师大、首师大两所高校选派58名博导、教授,深入初中学校进行帮扶;市级教研员分别联系重点建设项目学校,进行集体视导;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对区县初中建设工作进行专项督导。
2006年,北京市政府将城区100所和农村200所办学困难学校建设列入折子工程,市区两级投入2.3亿元,在设备配置、干部教师配备与培训、教科研指导等方面予以倾斜。短短两年,北京市初中学校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质量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的初中校得到了社会认可。
采取倾斜政策,创新工作机制,是北京市新一轮初中建设工程的显著特征。为重点扶持农村学校和城市办学困难学校,北京市制定了十项措施,包括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加大对初中教育的投入。各区县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每年确定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用于初中建设,特别要集中力量加快办学困难纯初中学校的建设,尽快缩小辖区内校际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补助区县办学困难学校建设工作,奖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有效而且初中教育整体水平明显提高的区县。
加大初中学校布局调整、资源整合力度,制定全市初中学校的布局调整规划,通过强弱联合、资源整合、对口支援等手段,扩大初中优质教育资源,对办学困难学校进行调整和改造,使全市初中校三年内基本达到新颁《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
加强初中校长、教师队伍建设。委派高水平校长到办学困难初中任职,争取三年内所有初中正职校长全部接受北京教育学院“校长高研班”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加大对初中教师的培训力度,实施培训办学困难学校教师的“春风计划”,把城乡学校手拉手活动重点放在教师互助培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鼓励优秀教师离岗全职或在岗兼职到办学困难学校支教。
此外,北京市还强调加强初中建设的主要责任在区县政府,重点放在调整政府的教育管理理念和行为上,放在政府的政策引导和人、财、物的支持上。同时通过完善小升初就近入学办法,平衡各学校之间的生源;采取将示范高中学校部分招生指标分配到相对困难初中的办法,改善困难学校的生源。2006年,全市68所示范高中把853个招生指标分配到纯初中学校。
为了使初中建设工作有序、规范和科学,北京市教委委托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对全市583所有初中的学校全面调研,首次建成包括300多万个基本数据在内的“初中建设数据库”,并把统计分析结果反馈到各区县和初中学校,不仅摸清了全市的初中现状,也成为各区县和学校制定规划的重要依据。市教委还组织初中建设工程专家组对区县规划进行了评估并反馈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