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安徽凌家滩遗址第五度发掘

2007-05-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李陈续 我有话说

本报合肥5月19日电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素有“中华远古文明曙光”之称的安徽凌家滩遗址,5月18日正式开始第五次考古发掘工作。由于凌家滩遗址是已知历史最久远、文明程度最高的中华远古文明代表,此前的四次发掘均有惊人发现,而此次发掘的位置恰好位于凌家滩遗址墓葬区的核心区,因而结果备受社会各界

期待。

凌家滩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巢湖流域中心聚落遗址,各类遗存齐全,文化内涵丰富,距今约5500~5300年前。从1985年遗址被发现以来,所组织的四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精美玉器、陶器和石器。包括玉人、玉龙、玉鹰、玉版、玉勺、红陶土块建筑遗迹、东陵玉、玉钺及斧、玉管微雕、石钻、玉戈及玉虎首璜、人工巨石堆在内的12个方面发现,均在我国考古发掘中占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专家评价,凌家滩遗址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唯一一处新石器时代的远古文明,为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是中华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总面积为160万平方米的凌家滩遗址,分为墓葬区、红陶土块遗迹区、作坊区和居民生活区等多个区域。前四次只是对墓葬区和作坊区作了小面积的发掘,发掘面积仅有2000多平方米,还不及整个遗址的八百分之一。按照国家文物局颁发的证照,此次进行的第五次发掘工作,将为期6个月,只对墓葬区进行发掘,发掘面积为500平方米,发掘方位位于前几次发掘墓葬的西北侧,也是该墓葬的中心区域。发掘负责人、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敬国认为,从墓葬和葬俗可以窥知一个时代和一个地区的多种信息,凌家滩作为人类从野蛮时代步入文明时代的遗迹,其墓葬可以折射出当时当地日趋成熟的社会思想、阶级状况、审美趣味和工艺水平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因此,第五次发掘的结果值得期待。

为科学、全面记录此次发掘,考古人员配备了包括目前最先进的考古发掘设备在内的现代化工具,对考古发掘将采用全程录像方式。同时,做好了红外线摄影、摄像技术运用的各种准备,以期更好的保护发掘现场,保留考古信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