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教育中心和西部地区的教育高地,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成为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支撑、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与服务的重要支撑。”重庆市委书记汪洋近日对重庆市教育提出新要求。
多年来,重庆市一直将发展教育作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
让教育沐浴城乡统筹第一缕阳光
“对教育的重视,怎么都不为过。”这是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由分管财政的常务副市长分管教育,这是重庆市委、市政府一个颇具匠心的安排。
这一“体制优势”很快显现出来。“挤一点钱出来”,在直辖之初就成了重庆“小财政办大教育”的思路。这种似乎是“迫于无奈”的做法,却收效颇佳。到2003年,全市的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已经相当于过去50年总投入的1.8倍,基础教育人口覆盖率提高到了90%以上,在校高中生是直辖前的3倍。
但重庆教育显然需要更大的手笔。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推动下,重庆市在直辖的第6年又启动了包括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优质普通高中建设、重点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在内的“八大重点教育工程”。随着近年来重庆财力的较快增长,教育享受到的“特殊关照”也越来越多。
教育“创造性脱困”创出全国第一
2006年底,重庆全部偿清“普九”攻关过程中产生的近20亿元欠债,成为全国第一个全面消除“普九”债务的省市。
为什么家底并不厚实的重庆,“逼”着自己早早还上了这笔债?黄奇帆说,普九欠债,拖欠者和被拖欠者都是受害者。最大的受害者,还是学生和因为拖欠拿不到报酬的农民工。普九欠债,是关系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大事。
熟悉重庆市情的人都知道,直辖以来教育的亮点绝不仅仅是清偿普九欠债。到2006年底,全市443万平方米的中小学危房改造全部完成;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实施,免除了388.5万名学生的学杂费,对43.3万农村贫困女童实行了“零学费”入学;7成农村中小学实施了农村远程教育项目;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109所,寄宿学生达到17.4万人。
成绩的背后,是重庆各级政府的巨大努力。与1997年相比,2006年重庆地方教育经费投入增长4倍多,“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百分之百,初中升高中的比例提高了一倍,高等教育在校生增长3倍以上。
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建设优秀教育基地,离不开高等教育。直辖之初,重庆高校当时的生均占地面积,普遍不到国家标准的一半。1998年到2002年,全国在校大学生由600万人上升到2000万人,但为我国培养了21名大法官、大检察官的西南政法大学,却因为长期局促在不足500亩的校园内而“坐失良机”。在渝其他高校,都深受“空间狭小”之苦。
“这是‘螺丝壳里做道场’,但螺丝壳里显然是不能做好道场的。”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张国林感叹。2002年,重庆市按照“政府主导,学校参与,统筹规划,政策支持,多元投资,市场运作”的模式启动大学城建设。2005年,包括重庆大学在内的多所大学,开始在此接纳新生。大学城在保持各个高校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同时,建立了公共教学资源平台,实现了校际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并“联网”使用图书馆、体育场和实验室,将各高校的后勤服务工作统一社会化,把校长从饮食起居等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了出来。
大学城很快就展示了强大的智力辐射效应。与其紧邻建设的重庆“硅谷”西永微电子工业园,建设之初便吸引了惠普、北大方正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而这些企业在入驻之前,往往是先和大学城的重庆大学、重庆科技学院等多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
西南政法大学的新校区不在大学城。但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校区面积增加了3倍,在校生人数也翻了一番。硬件的改善促进了软实力的提升。近几年,西政先后获准设立西部唯一的法学国家重点学科、法学一级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2006年,黄奇帆专程赴西政调研,又提出了扶持学校进一步发展、支持重点学科建设、产学研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黄奇帆说,直辖10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以教育为杠杆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将确保落实230亿元教育重大项目的建设经费,建立完善教育投融资体制,避免再次出现负债办学而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情况。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规划,重庆基础教育、普通高中和普通高等教育近期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缓解高中教育的供求矛盾、大量供给社会所需的高级人才。与此同时,从就业和创业能力、科教兴农富民、库区移民子女、经济发展所需高技能紧缺人才等八个方面,全面推进职业教育。
梯级开发人才资源,确保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需求。这一思路将使教育对社会的回报不再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