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语文教育要有生气和活力

2007-05-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程新菊 崔大斌 我有话说

最近,关于大学要不要把语文作为必修课的问题,引起了公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人们讨论的一个焦点在于,当代大学生国文修养偏弱,何种弥补方法最为切实可行。虽然争论涉及的是大学课程设置问题,但事实上指的乃是中学语文教育有所欠缺,以致要大学回过头来补课。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中学语文教育的弊病及其相关改革

,应该由此得到教育界人士的重视。

语文是一门接近生活、应用广泛的基础学科,语言和文字也很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才智。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和学生把语文水平的高低定格在考试分数的高低上,往往为了追求一个高分而埋没了才气,抹杀了个性。日积月累,语文教学形成了一种僵硬的模式,多数教师缺乏灵活、多元的授课方法,不敢独创自我风格,学生不敢大胆展现自己的灵性,不善于表达不同见解。于是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就常常见到了如下情形:很多学生上课时不善发言、不敢发言,老师一发问,心里就发慌,情绪就紧张,无奈之下,不是将头埋在书堆中不敢看老师,就是神色慌张地胡乱翻书,或者就是站起来低头不语。如此之下,原本活泼的语文课变得沉闷而乏味,做题、测试、对标准答案耗尽了教学双方的精力和兴趣。

“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很多学生沉默寡言,缺少个性。他们往往不敢面对问题,害怕答非所问,害怕别出心裁。于是,他们就采取最稳妥的方法――按照老师给出的模板,依样画葫芦,以便得到肯定和赞扬。比如,在分析作品时,老师惯于要求学生挖出作品内在的深刻思想来,久而久之,学生就认为只要把分析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上纲上线,分析的方向就一定是正确的,而作品的具体情况和真情实意倒成了无关紧要的东西。曾有这样一个诗歌鉴赏的例子:老师要求分析白居易《夜雪》一诗――“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不少学生认为,“作者是借环境的寒冷,表现内心的凄凉和自己政治上的不得志。”如此“深度”解读,貌似深刻,实质是压抑了学生多种多样的心得体会和持续的学习能力。这恐怕也就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国文素养受人诟病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中学阶段,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敢于尝试,敢于面对失败,敢于面对批评和指责,把他们的答案作为答案,让他们自由挥洒文采和智慧。另一方面,我们还应积极组织活动,为学生们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锻炼他们的能力,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