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11日,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诞生。五个造型可爱、富有灵性的小娃娃,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贝贝、晶晶、欢欢、妮妮的原型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元素或动物,只有迎迎的原型――藏羚羊生活在人迹罕至的可可西里。平时只有在广播、电视中才能见到的藏羚羊,又是如何成为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呢?在2007年地球第三
藏羚羊绒纤维短,毛质细腻,用藏羚羊的绒毛制作成一块长2米、宽1米的披肩沙图什,可以从一个戒指中穿过,堪称世间珍宝,最高可以卖到17万美元。有了如此大的经济利益诱惑,盗猎者们开始对藏羚羊进行残忍的猎捕。“1996年,整个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只剩下不到1万只。”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才嘎感慨万千,“虽然我们国家一直在开展保护藏羚羊的活动,但是在国际上还缺乏认同度。国外一些商人为了追逐高额利润,与国内的偷猎者相勾结,对藏羚羊进行残忍的捕杀,眼看着藏羚羊这种珍稀动物一天天濒临灭绝,我们感到十分痛心。”尽管国内保护藏羚羊的情况正在逐渐改善,但是只要有这个市场存在,盗猎者就不会放下手中的枪。“如果能在国际上扩大影响,让全世界的人们都意识到沙图什血淋淋的来源,从长远角度来说,对保护藏羚羊是一件好事情。”
2001年,中国成功获得第29届奥运会的主办权,全国人民举国欢庆,远在可可西里的藏羚羊保护者们也从中看到新的契机。“当奥运三大理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提出来后,我发现这和我们保护藏羚羊的工作有很多相通之处。”一句高度浓缩的口号引发了才嘎局长的灵感。“首先,保护藏羚羊,保护可可西里地区的生态环境正好体现出绿色奥运精神。而研究藏羚羊的繁衍生息,让这种不为人所知的野生动物被广泛接受,又是一种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属于科技奥运的范畴。昆仑山横贯的可可西里地区,是藏羚羊生存的地方。昆仑山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对可可西里地区的研究也是对人文奥运的探索。”才嘎局长还提出一个观点:“其实奥林匹克精神‘更高、更快、更强’也能在藏羚羊身上得到体现。”与藏羚羊打了几十年交道,才嘎局长对这种可爱的生灵有着极深的了解。“首先,藏羚羊在海拔超过4600米的可可西里地区生活,这是‘更高’;其次,藏羚羊可以时速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奔跑,这是‘更快’;藏羚羊可以在这么恶劣的条件下生存,这正好是‘更强’。”
万事开头难。才嘎和他的同事们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经费问题。可可西里地处大西北,虽然1997年这里建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国家拨款毕竟有限。为了让藏羚羊成为吉祥物,让全世界人民加深对藏羚羊的认识,才嘎局长克服了很多困难。“没有经费,我们自己想办法。缺人手,我们自己拼命干。当选为吉祥物最好,就算没有入选,只要能够扩大藏羚羊的影响,让人们了解它,我们就不算白忙活。”
于是他们在全国开展签名活动。全程下来,他们的签名布竟然长达32公里.“这成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才嘎笑着说。渐渐的,藏羚羊作为吉祥物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赞同。才嘎局长说:“一开始也有反对的。比如有人就说,藏羚羊是生活在西北地区,同北京没有什么关系。我听了这话很生气。奥运会虽然在北京举办,但它是全中国的事情,全中国人民,不分东南西北,都有义务为奥运会做出一分努力。为了藏羚羊,我就是要付出全部努力。”就是凭着这样一种执著精神,藏羚羊的影响越来越大。在群众对吉祥物的投票中,藏羚羊也从一开始的最后一名逐渐上升为前3名。
“现在藏羚羊‘迎迎’成了世界明星,我们的藏羚羊保护工作在国际上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现在回想起当时的艰苦工作,我认为值得!”在海拔4600米的高原,才嘎局长舒心的笑了。虽然今后仍要面对盗猎分子凶残的猎枪和巡逻路上无尽的艰辛,但福娃迎迎的出世,让可可西里的保护者和全世界所有关心藏羚羊的人们看到了新的希望。(本报格尔木5月2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