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部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品教材

2007-05-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马绍孟 我有话说

作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一部重点教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概论》),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之后,从今年春季新学期开始,走进了大学课堂,使正在实施的新一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工作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了一步。该教材进入课堂以后,

师生们反映很好,认为这是一部帮助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好教材。笔者读了这部教材,觉得它有几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内涵,切实保证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基本规律和经验的总结。《概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每一个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内容、理论创新、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作了全面准确的分析和论述,突出它们之间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对待若干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涉及中央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决策内容、重要政策措施、重要历史事件与人物、重要理论观点的评价和表述,《概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党的重要文献为依据,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实事求是,以保证教材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帮助大学生准确把握和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内容和精神实质。

第二,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关系,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涵盖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诸多基本问题,内容极为丰富,历史跨度也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原来由“九八方案”中的“毛泽东思想概论”以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两门课程承担,现在合并为一门新的课程。新编的《概论》不是原来两本教材的简单汇总,而是在原来教材基本内容和特色的基础上,汲取党的十六大以来新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通过有机整合,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重点,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分析,而且重点突出,在内容和体例上有新的突破和发展。《概论》全书分为十五章:第一章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并分别阐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以及科学发展观等新成果,脉络清晰,简洁明了;第二章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和重要特征;第三、四章分别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立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第五至十五章,重点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将毛泽东的初步探索、邓小平的科学界定和系统阐发、后来中央领导集体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归纳成十一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证和分析,每一章都融汇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相关问题的思想精华和精辟论断。这样的逻辑结构,既有历史感和现实感,又能鲜明地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有助于大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我们党怎样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适应时代要求,从中国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从而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向前发展。

第三,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性,关注重大现实问题,着力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不同于一般知识性读物,它融科学体系和价值体系于一体,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思想性。为了突出教材的理论性,体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功能,《概论》编写者经过反复斟酌,把注意力集中到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理论成果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上,集中到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经验上,集中到论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发展创新上,而且在阐述各项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时,密切联系现实,努力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去分析问题,用真理的逻辑去征服人,用客观的事实去说服人。例如:关于中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实行西方的“三权分立”和多党制度等问题,《概论》将侧重点放在“为什么”上,通过理论的分析,历史和现实的对照,正反两方面的比较,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总结,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明辨重大的政治是非和理论是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了理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第四,阐述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最新经验,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在于不断地从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总结新的经验,来丰富和发展自己。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根据新的形势,研究新的情况和问题,总结新的经验,继续推进理论创新,提出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强调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还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这些新的理论概括和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活力。对此,《概论》或列专章,或列专节,或在有关章节中,作了比较充分的论述,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现实感。

《概论》这部凝聚许多专家、学者和教师智慧的精品教材,不仅适合于大学生使用,而且对于广大干部、青年和理论工作者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高思想理论修养,也是很有益处的。今后,该书将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汲取新的实践经验、研究成果和各方面的意见,在再版中精益求精。 (作者系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