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编织锦绣致富路

2007-06-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益西加措 我有话说

位于雅鲁藏布江边的西藏山南地区贡嘎县杰德秀镇,素有“围裙之乡、氆氇之邦”的美誉。曾经生活贫困的杰德秀居委会妇女次松,自2003年以来,抓住机遇,知难而进,如今已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带领着周围26名纺织能手,在奔小康的路上编织着像围裙一样色彩斑斓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49年前的藏历新年初三,在杰德

秀镇一户普通农民家里,出生了一个女孩,父母为她取名次松。次松,藏语意为“初三”,喻义有个吉利开头。长大了,聪明伶俐的次松当上临时乡村兽医,由于人品好,工作积极,在4年的兽医岗位上她两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此后,因身体较差,她临时在拉萨的亲戚家休养。次松的父母相继去世,哥哥、姐姐也都陆续各自成家。她单身一人,日子过得很紧。居委会把次松列入贫困户。而一贯好强的次松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闯出一条脱贫之路。

来到拉萨使次松长了不少见识。回到杰德秀镇后,她到各家各户收购围裙,再拿到拉萨八廓街卖。几年后,不仅赚了1万余元,而且结识了来自山南地区扎囊县的卖氆氇女能手巴桑,还找到了终生伴侣――同乡小伙子查斯。看到次松的状况越来越好,不少同龄人羡慕地说:“次松真是三喜临门呀!”

2003年3月,次松与巴桑筹资1.5万元,购置纺织设备和原料,办起占地108平方米、有12名织裙、织毯女工的纺织作坊。因为12名纺织手的技艺参差不齐,次松首先有针对性地举办为期一个多月的技能培训。围裙厂正式运营后,在生产方面,次松带领大家创造性地继承和弘扬传统民族手工艺,做到精益求精,按件、按质论酬;在销售方面,采取直接销售和定单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在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联系大客户,并通过在藏开店的尼泊尔商户将产品销到尼泊尔和印度。同时,凭借每年的各类物资交流会,进行宣传促销。现在,次松围裙厂生产的产品,享誉藏区,供不应求,次松的致富路也越走越宽。

冲着围裙厂1600元左右的月收入,今年要求加盟的人很多。一心想带动更多群众致富的次松,眼光也放得更远了。当记者到杰德秀镇采访时,看不到机杼声声的作坊,看不到紧张忙碌的女工,只有次松两口子新开办的小卖部,人进人出,生意甚是兴隆。原来,为适应新形势,围裙加工厂正在改扩建呢。“规模扩大后的加工厂,占地面积将达到300多平方米,纺织设备和女工也分别从12套、12名,增加到26套、26名”,次松坚定自豪地说,“用不了几年,厂里的大多数员工都能跟我一样盖起新房,添置高档家具,编织出多姿多彩的新生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