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民生幸福与社会和谐

2007-06-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慧芳 文启湘 我有话说

社会和谐,民生为大;民生问题,幸福为本。致力于人民幸福是共产党人的本质使然。29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党更加关注民生,并且准确而清晰地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人民的生存、发展、幸福等问题上,体现了人民富裕与国家强盛、民生幸福与社会和谐、民心所向与长治久安的互动关系。

民生问题

:重中之重

所谓民生,就是民之生存必需。民生问题,就是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说到底,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一贯重视人,并把人及其生活作为重要的理论基石。马克思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在阐发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时,马克思提出了“生活的生产”这一重要理论预设和命题,强调人的“生活”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赖以存在的舞台,又是一切物质生产的最终目的,揭示了“生活”的本源性和生活与生产的互动生成关系,从而把社会发展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起来。

我国自古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改革开放以来,民生问题更是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邓小平同志强调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江泽民同志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强调“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些论述无不体现民生幸福与社稷存亡的辩证关系。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积极化解和应对各种矛盾的重要关口,民生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民生问题解决得愈好,经济社会就愈能顺利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愈能如期实现。抓住民生问题,也就是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

首先,解决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解决民生问题,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落实到人的全面发展上。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

其次,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改善民生正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只有不断地改善民生才能有力地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解决民生问题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我们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带领广大人民实现他们的利益。能否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解决好,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检验。我们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提高为人民谋利益、办实事的能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第四,解决民生问题是树立良好作风的要求。改善民生的过程既是提高干部工作能力的过程,也是锤炼和改进干部作风的过程。广大干部只有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才能真正树立良好的作风。

民生幸福:和谐之源

英国哲学家休谟说过:“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个人的追求各有千秋,人类的奋斗永无停息,但其终极目的都是幸福快乐。1999年,盖洛普公司进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关于“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的一次民意调查,60个国家的5.7万名成人参加,结果,世界各地的人民都认为,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为宝贵。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人民的幸福,经济增长是为了人民的幸福,政治善治也是为了人民的幸福,文化发展还是为了人民的幸福,而社会和谐更是为了人民的幸福。纵览历史,横观现实,我们不难发现:民生幸福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和谐之本、和谐之源。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造福全体人民的伟大事业,其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群众在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中实现最大幸福。

如果说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DP、人均GNP是衡量国强、民富的重要指标,那么,幸福、幸福指数(GNH,GrossNationalHappiness)则是衡量国稳、民福的重要指标。尽管GDP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GDP并不是评价一国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准,它不能提供大众福利状况的全部真实信息,不能反映民生状况,甚至可能有“一俊遮百丑”的危险――以GDP增长的强势掩盖一个国家发展及社会变革方面的劣势。尤其当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后,社会核心价值已从经济发展提升到增进民生福祉的高级层面,而民生福祉的内涵绝非仅指GDP或物质财富增长。作为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幸福指数不仅可以监控经济社会运行态势,而且可以了解民众的生活满意度,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

那么,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幸福指数?为什么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均GDP增加,人们的幸福程度往往不能同步提高,甚至有人认为不幸福呢?这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事实上,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难以或无法找到客观的衡量标准。但“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其相似之处在于,它是一种良性的快感,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追求快乐和幸福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也是公共政策追求的终极目标。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开创的通过人们主观心理感受上的苦乐来定义快乐和幸福,主张“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不仅应成为普遍的道德标准,而且应成为国家立法、司法和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但哲学语境中心理感受的苦乐是难以量化的,因此福利经济学以及现代主流经济学用福利或效用来衡量个人幸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提出了一个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H=S+C+V)。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幸福=效用/欲望,效用来自于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并最终决定于收入的多少,社会的总福利可以通过国民总收入――即现在得到政府和大多数人广泛看重的GDP――来进行衡量。从此,在经济学的框架中,不可捉摸、难以衡量的主观幸福就被实实在在、可以准确衡量的客观收入或财富所取代。

“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即人们的幸福感的一种主观指标数。现代意义上的幸福指数研究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的。首次将其付诸实践的是1970年的不丹国王,它认为政策应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不丹创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级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GNH)指标。20多年来,这个人均GDP仅为700多美元的南亚小国,国民总体生活得较幸福,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不丹模式”和幸福指数的研究。美国的世界价值研究机构开始了“幸福指数”研究,英国则创设了“国民发展指数(MDP)”,考虑了社会、环境成本和自然资本。日本也开始采用另一种形式的国民幸福总值(GNC),更强调了文化方面的因素。阿马蒂亚・森提出的人类发展指数已经被联合国的年度发展报告采用。获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心理学教授卡尔曼和经济学家联手正致力于“国民幸福总值”的研究,提出应当建立国民快乐账户来取代传统的GDP。

幸福指数在当今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1、幸福指数是反映改革目标实现程度的“指示器”,是衡量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标尺。改革目标实现的重要标志就是改革的成果能否惠及所有民众,能否使民众在改革中普遍感受生活的满意和幸福。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必须对改革的目标进行调适,否则后患无穷。同样,衡量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最为根本的标准是是否能够很好地满足民众的生存需求、是否能够为民众提供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是否坚持了社会发展目标上的以人为本。极富人性化色彩的幸福指数,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GDP指标的片面和不足,而且可以衡量社会的进步、发展与文明程度。

2、幸福指数是检测社会良性运转的“预警器”。幸福指数是监测和诊断社会是否良性运转的重要指标。一个运转良好的社会,一定是经济社会发展与民众生活质量的提升并行不悖、平衡发展的社会,如果一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而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持续下滑,这个社会发展就可能失衡,就可能引发社会动荡,阻碍经济发展。

3、幸福指数是了解民众情绪波动和变化的“晴雨表”。政府不仅要“一心一意搞建设”,而且要“全心全意为人民”,随时洞察民众情绪反应和变化波动,并以此适时调整社会经济政策。特别是在社会变革和社会转型时期,国家有关宏观决策研究机构和统计调研部门,应当对不同时期主要社会群体的幸福指数予以充分的重视,通过追踪研究、把握不同社会群体幸福指数的走势和变化规律,真正将其作为改革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指示灯,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不同社会群体从而提高全社会主观生活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关注民生 构建和谐

由短缺到小康,我国民生迈上新台阶。然而加速发展的市场化和全球化却在不断放大各种民生问题。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和在公共领域的失灵,使人们在体味高效和快速增长的同时,面临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承受愈益明显的社会压力,全球化又将金融危机、股市震荡等外部不确定因素内化为民生问题。同时,民生是一个动态持续发展的过程,其外延和内涵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而不断扩展和升级。而民生诉求的分散性、多样性、复杂性又增加了政府有效供给的难度。所以,关注民生始终是政府谋求稳定发展的重要职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针对当前民众最为关注的突出问题,有的放矢地解决最迫切的民生问题,会大大减少和谐社会构建的随意性。具体来说,就是要把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五大现实问题抓紧抓好。

就业是民生之本。针对目前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突出矛盾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新问题,要切实贯彻执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大力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抓好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新增劳动力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使人人有活干、有饭吃。

教育是民生之基。人力资源丰富是我国的最大优势,要把人口多的压力变为人力资源财富,就必须通过发展教育提高人力资源能力。政府应当进一步强化责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拨款。促进教育公平,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解决进城务工子弟上学难等问题。必须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劳动者就业的能力,使劳动者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

分配是民生之源。要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十几亿人口,就必须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通过“扩中、提低、限高”缩小贫富差距,形成“橄榄型”的分配格局,减少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的社会失衡心理,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过上好日子。

社保是民生之依。要完善和健全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力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确保弱势群体的生活底线,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屋,衣食无忧。

稳定是民生之盾。要重视社会稳定工作,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处理机制,排难解纷,把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争取社会治安状况的根本好转,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