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技创新引领节约型交通

2007-06-06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根据《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10年,我国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230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6.5万公里,县乡公路将达到180万公里,五年内将分别新增37万公里、2.4万公里和32.4万公里。

交通建设对土地资源的依赖性很大,而我们国家用地紧张,过去的五年间,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9240万亩,土

地资源亟待保护。有关专家指出,交通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日趋严峻,继续沿用传统的增长方式,交通发展将难以为继。交通发展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

科技创新节约建设成本

2007年5月9日,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研究通过了鉴定验收。

专家们指出,首次研制出聚合物水泥混凝土路面新结构,是公路路面材料方面的重大创新。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可实现薄层铺装,铺装厚度仅为普通水泥路面的1/5。此外,机制砂混凝土技术在沪蓉西高速公路建设中应用,直接节约成本6000多万元;公路隧道智能联动控制技术可降低20%的运营成本;应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技术,广西平百公路55公里二级路改造工程节约造价约1100万元。

交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科技创新在发展节约型交通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近年来,交通部大力支持交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科技创新研究,在西部科技项目中更是将其作为主要技术领域之一予以支持,先后开展了公路建设中环境保护及生态恢复等技术研究,产生了8项技术成果: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在路面中的应用、公路隧道智能联动控制技术、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技术、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机制砂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废旧橡胶粉筑路应用技术、公路建设中的资源保护和利用技术和创建区域管理联网监控的管理模式。这些成果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发展理念,经实践检验取得了明显效果,将在全国范围逐步推广。此外,目前交通部门正在研究制定交通行业有关节能降耗的标准规范,以及节约型公路水路交通发展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制度创新建立刚性约束

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是建立节约型交通的关键。从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开始,交通部成立了环境保护委员会,到现在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机构体系、法规标准体系、环境监测和环保科研体系。

有关专家指出,近年来,交通行业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年,《环境影响评价法》正式实施以来,交通行业在港口和公路规划中开展了多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境影响评价是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环保总局的要求对工程项目,使交通建设项目不发生大的环境问题。目前,交通行业累计完成环境影响评价达1300余项。近年来,环境影响已纳入评标内容。2004年,交通部下发“关于开展交通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国交通行业广泛开展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建设单位依据环境影响报告书、工程设计等文件的有关要求,制定施工期工程环境监理计划,在施工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工程监理招标文件和监理合同中明确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的环境保护责任和目标任务,并作为评标和考核的内容。

据了解,目前交通部正在着手制定《交通行业节能中长期规划》和《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具体方案》,今年还将制定营业性客车的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标准,为实施营业性车辆燃料消耗准入与退出机制创造条件。同时,交通部将加大对交通节能减排的资金支持力度,引导企业、社会投资节能减排项目,逐步形成中央资金为引导、地方资金为配套,企业资金为主体的节能投入机制。(曹雨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