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第三军医大学牵头完成的“高原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治措施研究”项目,今年荣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至此,地处西部、缺乏天然区位优势的三医大已6次摘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桂冠。
取得在全国高校中罕见的这一佳绩,原因何在?
从战场需求中突破
三医
当“燃烧炸弹”的出现导致成批烧伤伤员时,他们在国内成立第一个烧伤科,完成“烧伤的防治研究”这一重大课题,使烧伤患者总治愈率达到99%以上,居国际领先水平,这项成果获得我国医学领域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当核武器的出现给人类带来巨大伤害时,他们14次远征西北戈壁,深入原子弹爆炸现场搞实验,开辟“防原医学”这一崭新学科。
为进一步适应新军事变革的要求,近几年全校上下强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科技创新意识,在选题立项上向战场靠拢,在经费投入上向“打赢”倾斜,让军事医学学科建设在新的层面上焕发出生机与活力。那些别人不做的冷门偏门项目,只要战场需求,三医大的科研队伍就迎难而上。
紧紧追踪现代战争条件下的战场需求,使得三医大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军事医学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全校整体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建立起我国的战创伤医学中心,成为我军军事医学盾牌的两大主力之一。三医大目前有近40个军事医学科研项目属于军队或国家填补空白性的,有20余个军事医学科研成果处于国家第一或军队第一的水准。已经结题的500多项和在研的300多项科研课题,基本覆盖高科技战争条件下创伤救治的各个领域。
保持稳定的研究方向
“板凳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是三医大人人秉承的治学态度。三医大校长王登高说:“完成一项重大的科研课题,往往需要几代人接力攻关,这就要求树立耐得寂寞、老老实实、顾全大局、执著奉献的科研作风。”
三医大所获得的6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都熬过漫漫“长夜”,倾注了几代人的心血。今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高原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治研究”从奠基到结题获奖,4代人心系高原,走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历程。课题组先后有2000多人次深入高原现场科学研究,进行病例观察12万余例,开展实验研究1100余次,观察病理切片6万余张,通过动物实验与人体观察相结合、个体观察与群体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把我国的高原病研究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此项成果的应用,使我国急性重症高原病的发病率由15.6%降低到1%,病死率由37%降低到0.5%,群体防护效果显著优于国外,现场救治水平居国际领先,多项指标填补了国内空白。
坚持稳定的研究方向,也使学校能够有效地将学科建设、团队建设、人才培养与科研项目融合起来,形成牢固的“接力链”。同时,用不断完成的阶段性成果换来国家在经费上的纵向支持,也保证了研究课题深入发展的后劲。
构建大协作机制
近年来,各种高新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渗透,给军事医学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三医大主管科研的副校长赵先柱说:我们注重在管理观念上以“大科学”的理念,建立“大军事医学观”、“大协作观”。
着眼高技术战争给军事医学带来的系列重大难题,学校进行跨单位、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兼容整合,大力加强军事医学与基础、临床医学、物理工程等学科的联合,成立“战创伤救治”、“野战内科”、“高原军事医学”等科研协作组或研究中心,促进学科交叉渗透,提高军事医学研究成果的高新技术含量。
三医大联合国内清华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协和医大、香港大学等数十家高水平创伤研究的主要力量,合作组织“严重创伤早期全身性损害及组织修复的基础研究”项目,很快获得国家“973”规划资助,成为军队第一个“973”项目。
为阻击战场伤害,三医大将烧伤、战创伤、复合伤3个国家重点学科进行强强联合,建成全军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原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治研究”,联合军事医学科学院、西藏军区总医院和兰州军区第十八医院等多家单位共同完成。
科研大协作,道理简单,形成不易。三医大的成功秘诀在于提出“总体设计、课题牵引、成果分享”的协作模式,从协作平台的搭建到过程管理都贯穿公平、透明的原则。三医大获得的6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获奖者名单上,各协作单位的参与者均根据贡献大小各得其位。目前,三医大已与美、英、德、法等16个国家的5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交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