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构建三峡文化的“思想库”

2007-06-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夏静 通讯员 肖创权 我有话说
作为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三峡大学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在三峡文化的研究和传播等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成为三峡文化的“信息库”和“思想库”。

探索三峡文化的精髓

谈起三峡文化的精髓,研究中心主任胡少华教授指着已出版的六期《三峡文化研

究》辑刊,侃侃而谈:“三峡地区是汉族与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杂居的区域,三峡文化以巴楚文化为重要内容,又融会了中原文化、川滇文化以及吴越文化的若干特色。三峡文化概括起来就是根植三峡山水,浓抹风土人情,长于歌舞曲乐,活现巴楚遗风。”

自2000年重组以来,研究中心的老师们以《三峡文化研究》辑刊为研究平台,从三峡文化的源流、历史传说、宗教民俗、名人文化、方言与教育等方面进行细致的研究,三峡文化终于从一个单纯的概念,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形态。在这部辑刊里,有散发泥土芳香的神话传说;有犹存巴楚遗风的川江号子、长阳巴山舞等民间歌舞;还有显露质朴真情的兴山围鼓、长阳南曲等民间曲艺;颇具原始色彩的梁山灯戏、远安花鼓等民间戏曲……这些三峡文化中的精品引起了全国各地专家的浓厚兴趣,季羡林、纪宝成、冯天瑜等知名专家先后成为辑刊的顾问。

研究中心每季度还编印了《研究动态》及工作《简报》,在《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设有固定的“三峡文化研究”特色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研究中心已公开出版学术专著26种,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相关论文283篇,科研成果共获得各级各类奖励25项,共承担各级各类课题136项,总经费达到603.58万元,为三峡文化研究、保护发展作出了长期的努力和探索。

三峡民间艺术走进校园

每到周末的傍晚,在学生公寓的广场上,伴随着高亢欢快的音乐,成群结队的学生就会踏着健美勇武的舞步,跳起由土家“撒叶儿嗬”(又称跳丧舞)改编而来的巴山舞。现在巴山舞已经纳入了学校体育课的选修项目,每年度都会举办巴山舞大赛,推动巴山舞在校园内的传播。

“昭君别乡,河水呜咽,昭君的眼泪顺着琵琶,流到满河的桃花瓣上,化作五彩缤纷的桃花鱼……”在三峡文化选修课上,同学们沉浸在《桃花鱼》的凄美传说里。研究中心长期设有全校选修课和文学院必修课“三峡文化研究”,推广三峡文化。其中,三峡景观的传说风靡校园:瞿塘峡的滟?堆,在民间传说里却被比喻成了夔龙,叙述神女用锁龙宝圈锁夔龙,女娲氏用补天五彩炼石镇夔龙的奇幻故事;黄牛岩在民间传说中被神话为一头神牛,帮助大禹开通长江水道,留影于石壁……

   研究中心老教师张道葵认为:三峡地区的每一处景观,几乎都有一个优美的民间传说,这些传说不仅能够陶冶情操,也有助于学生感受到三峡文化神奇浪漫的魅力。

三峡地区人杰地灵,嫘祖、屈原、王昭君、巴曼子、秦良玉、杨守敬、刘伯承等名人层出不穷,关于他们的传说不胜枚举。其中屈原和昭君的民间故事流传最多,《米仓口》、《珍珠岩》、《灵牛》、《昭君免潮》、《桃花鱼》、《鸽子花》等,三峡大学每个学生都耳熟能详。三峡文化中丰富的神话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学生社团三峡剧社先后以屈原、昭君等为题材创作了许多精彩剧目,每次演出都成为学校的一件盛事,有同学称其为“三峡文化热”。诗人屈原的爱国民族情怀影响着一代一代的青年人。

充实三峡民俗工艺的“信息库”

在研究中心的陈列室里,收藏有小孩、青年、老人的各种衣饰、风帽,香包、线包、手帕等400多件民俗工艺品。这些艺术品不仅手法独特,而且寄托了世代生活于此的土家、苗、瑶、侗以及汉族等民众的情调、意向和对美的追求,是三峡文化研究的重要实证。

西兰卡普是一种被称做“土家之花”的土家织锦,涉及到土家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陈列室里收集的22种西兰卡普,包括了自然物象图案、几何图案、文字图案各个大类,莲花、牡丹花、双八勾、十二勾、双凤朝阳等各种题材。研究中心的李崇琛老师说:“西兰卡普基本定型的传统图案达到200多种,还有很多图案没有确认。我们收集到的装饰图案只有140多种,庆幸的是很多学生也参与了收集,我们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这种三峡工艺的所有样式一定能够留存下来。”

这些工艺品几乎每一件都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凝聚着老师和同学们辛勤的汗水。在2005年大学生暑期三峡文化调查活动中,来自经管学院、文学院的29名同学冒着酷暑,在三峡走村串户,收集三峡文化的相关资料以及民间民俗文化实物,充实了基地的文献建设和陈列室建设。同学们都认为:“对三峡工艺的发掘与保护,是我们每个三峡学子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研究中心成立六年以来,以“承启三峡文化、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使命,现拥有专职研究人员9人,校内兼职研究人员64人,省外兼职教授12人,鄂西兼职研究人员15人,已经形成一支初具规模的创新型学术团队。胡少华教授感慨道:“建设三峡文化的‘思想库’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我们相信通过努力,三峡文化一定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在研究三峡文化的过程中,不光是要传承保护三峡的历史文化,更重要的是丰富和发展现代三峡水电文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