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一些人有这样的观念:当上了领导就如同进了“保险箱”,只要政治上不出问题,业务精不精无所谓。如何改变这种观念,让领导干部从“保险箱”进“保鲜箱”,在政治上、业务上与时俱进,成了江苏省委一直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江苏省委把领导干部的培训从格式化到正规化,从学政治到学业务,从当领导的第一天就有意识地
城市规划高于领导“想法”
“一个市长的眼界就是一个城市的面貌,一个书记的理念就是一个城市的档次”,几年前,江苏高层领导形成的这一理念把江苏的一批领导干部推向了城市规划的前台。从2001年开始,江苏省委组织部已连续举办10期市县党政干部城市规划专题培训班,先后有288名市、县(区)党政一把手和分管领导走出国门,吸收借鉴国内外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到今年4月,这些城市决策者已全部轮训一遍。
这是江苏着力培养“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一个重要步骤。近年来,我国各地城市化进程加快,但一些地方城市规划却跟不上城市化的步伐。有人形象地把“规划”描述成“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那种水、电、气各自为阵,随意挖路的现象,更被百姓讥讽为“马路拉链”。正是认识到了城市决策者的“规划眼光”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江苏早在5年前就开始有计划地培训这些决策者,让他们具备“世界规划眼光”,让城市规划高于领导“想法”。
2001年,江苏省第1期城市规划专题研讨班开班,随后从分管领导到主要领导,这个研讨班连续举办了10期,江苏全省市、县党政“一把手”和分管领导都做了一回“小学生”。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的知名城市,各具特色、多姿多彩的城市风貌和建筑设计“冲击”着学员们的眼球,各国在面上景观、城市交通、港口码头、住宅小区等重大基础设施和历史街区保护等方面的认识和举措让学员大开眼界。学习交流时,“科学的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最大的节约”成了他们共同的心声。
让领导干部“重上大学”
早在几年前,江苏就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培训形成了一个“百千万计划”,百名市厅级主要领导、千名市厅级干部和万名县处级领导干部被纳入了培训计划,培训班次包括城市规划、公共管理、经济管理、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
根据岗位需求和干部自身发展的需求,江苏启用了“菜单式选学”的方式,让领导干部“重上大学”。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菜单式选学”10多门主修课程的教材每本一般在20万字左右,分为四大类:一是执政理论,如《科学执政读本》、《民主执政读本》、《依法执政读本》;二是“三化”知识,如《新型工业化读本》、《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读本》、《经济国际化读本》;三是科学发展理论,如《发展经济学读本》、《资源经济学读本》、《环境经济学读本》、《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读本》;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和方法,如《构建和谐社会读本》。每本教材的主编都是江苏该行业的“行家里手”。对于各市厅级领导干部、县(市)党政主要负责人,这10多门课程都要学,每年至少学习两门以上课程;其他县处级领导干部,结合工作实际选学其中至少5门课程,每年至少学习一门以上课程。每半天为4学时,每门课程培训67天。
“离开大学课堂多年后,重新走进校园接受新知识的武装,为我们解决‘知识恐慌’、‘本领危机’准备‘充电’工具,这样的学习机会大家都很珍惜。”南通市委书记罗一民这样告诉记者。
“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这是江苏领导干部培训的基本原则。
“美国只要是人流集中的地方就有供人休息的长椅、花台等设施,一些红绿灯还附带有专为盲人设计的声音提醒设施,城市公交车上都有专供坐轮椅的残疾人上下车装置……”在国外考察,这些“人性化”的细节恰恰成了城市建设“一把手”们关注的对象,成了这些领导干部在城市建设中借鉴和思考的地方。
对于乡村领导干部来说,他们要学习的,是如何建设符合当地特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到2006年底,江苏省委组织部已在江阴华西村成功举办38期培训班,全省近2万名乡村党组织书记参加了培训。为了更大地发挥华西村的示范作用,2006年12月,江苏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华西基地正式成立。“华西的经验不能照搬,但华西的精神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连云港市一位参加完培训班的乡村干部告诉记者,回去以后,他在村里准备搞一个试点,把种草养鹅作为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新探索。
“城市或乡村,都不是给人看的,而是让人住的。在二十年之后,留下一座令人满意的城市,一个人们安居乐业的乡村,才能说明现在建设的城市或乡村,经得住实践的检验、历史的检验、人民的检验。”江苏省委组织部一位领导的话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