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成都“试验区”:打破城乡二元制的排头兵

2007-06-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余长安 周龙 我有话说

近日,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批准在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之后又一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也因此成为新一轮深化改革的前沿阵地。

成都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毛志雄认为,这次将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在成都,根本目的还在于逐步建立较为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强化经济发展动力、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确保资源环境永续利用的发展局面,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架构、政策设计,寻找出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综合模式,走出一条适合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道路。

观念先行:“城市规划”变“城乡规划”

中国改革发展到现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逐渐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障碍,由此造成的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城乡交流不畅等问题亟待解决。

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成都市设计了独特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建立健全市场化配置资源为机制,以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为保证,以农民生产、生活、居住方式的转变为着眼点和落脚点。

将城乡一体化看做是一个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使长期处于弱势的农民群体普遍受益、提高全市人民福祉的历史过程,成都在认识上的这一变化,带来了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的彻底转变。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将成都的城乡一体化与城镇化的区别总结为,发展理念是系统的、统筹的,具体做法是打破二元体制的分割。

为了将新思路落实在具体政策上,成都一改过去农村“开发区”遍地开花的无序发展局面,统筹城乡发展,把城市和农村看作是一个整体,“城市规划”成了“城乡规划”。

经过摸索研究,成都市规划局在全国率先建成了城乡规划体系,制定了到2020年的城乡发展总体规划,把19个区县分成近郊、中郊、远郊三个圈层,第一次对220多个乡镇和2200多个村庄做了统一规划,完成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蓝图。初步形成了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指导、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一致、与工业集中发展布局等专业规划相协调、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

成都模式:用“三个集中”实现城乡融合

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这“三个集中”是成都市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的生动体现。

早在2001年,为了改造老工业基地,有效缓解城市环境压力,成都市对东郊工业区进行结构调整,到2006年3月,先后有12批共160户规模以上企业搬迁到城郊工业集中发展区。富有远见的做法带来了丰厚的回报。由于目前这些工业集中发展区很多都设在城郊,企业的发展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用工岗位,并有力促进了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郊区城镇经济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自然吸引了更多的农民到城镇居住、生活,成都市规划出558个农村新型社区、167个农民新居工程、若干中心村聚居点,目前,入住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农民达14.7万人。随着农民生活居住的集中,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一些农民开始变成产业工人或参与服务行业,他们逐渐开始享受按照城市标准配套的居住和就业、社保等公共福利保障。有了可靠的社会保障,越来越多的农民脱离了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方式,更多的土地被腾出来用于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

在这种有利环境下,成都趁热打铁,发展现代农业,以土地量化入股的方式促进农业的集约化经营,打造股份合作经济实体350多个,将农民手里大量的分散土地集约利用,既保证了农户土地承包权的长期稳定,又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到2006年,土地规模经营亩产增值已达600元。

管理配套:行政管理体制先要城乡统一

中国社科院和成都社科院联合课题组曾在一份关于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调研报告中指出,成都模式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政府在整个城乡一体化中起着突出的作用。

在市场发育不健全,经济发展对城乡一体化的自发推动机制没有形成之前,依靠政府力量固然是有效的手段。然而,该报告也指出,如果政府模糊了自身的角色定位,取代市场机制应该发挥的作用,就将会造成经济扭曲,反而不利于城乡的持续发展。

从2003年开始,成都市采取自上而下、先政府机关后党群机关的步骤,在全市推行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着力解决好政府“越位、缺位、不到位”的问题。同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加强事前服务和事中事后监管、构建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旨在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目标的实现。

在基层,则通过推进乡镇领导公推直选、“三会公开”、“三务公开”等来加强群众对基层干部的监督,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证城乡一体化的战略能够从城到乡、从上到下一体推进。

民生保障:城乡均等化公共服务体系是根本目标

城市化进程和城乡一体改革必然带来城乡人口的大规模转移,如何保证他们有相对稳定的就业、有持续的收入、有基本的社会保障成了推进改革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据统计,成都全市的适龄农业劳动人口有300多万,再加上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新成长的劳动力,数量更大。人往哪里去?

为解决这一问题,成都市利用以工业为核心、集中发展的三次产业,创造出充足的就业空间;利用城乡一体化后壮大了的政府财政收入,对城乡劳动者提供就业培训等援助;同时消除城乡就业壁垒。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成都的决策者们将覆盖城乡的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体系的实现,和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视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目标。

2004年3月,成都市出台政策,将1991年到2003年期间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全部纳入社保范围,目前已有27万征地农民参保,基本上解决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为实现城乡教育公平,2006年春成都市免除了14个郊区(市)县83万名学生的学杂费和信息技术费,被免除学杂费的学生数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72%,涉及资金近2.5亿元,相当于为每个农村学生减负近300元。

2007年1月,成都城乡所有居民都被纳入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全覆盖的省会城市。与此同时,成都市城乡一体的就业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正在全面形成,目前已在全市城乡街道(乡镇)建立劳动保障所,在社区、300户以上农民集中居住区建立劳动保障工作站。

图片说明:成都已建成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入住农民达14.7万人,他们中的一些逐渐开始享受按照城市标准配套的居住、社保等公共福利保障。图为成都府南河沿岸居民区。图片来源:四川在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