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九江6月12日电(通讯员周云飞、姜月平记者胡晓军)日前,江西省九江学院和湖口县签订了研究传承青阳腔戏曲文化的合作协议,成立了青阳腔戏曲艺术中心,在资料发掘、唱腔抢救、戏曲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展开紧密合作。该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万叶称,由高校和地方联合保护、传承国宝级地方戏曲,这在江西首
青阳腔形成于明代嘉靖(1522-1566)年间的安徽省青阳县,由徽商经水路带进江西的水路门户湖口县,并于此深深扎根,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湖口县成为全国保存青阳腔艺术最全面、最丰富、最完整的地方。青阳腔唱腔变化灵活、戏曲语言通俗易懂,对徽剧、京剧、赣剧、川剧和黄梅戏等剧种的形成与发展曾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为“四大徽班”进京形成京剧奠定了基础。因此,青阳腔被誉为京剧鼻祖,在我国戏曲史上拥有显赫地位。上世纪八十年代,湖口县戏曲最盛行时拥有110多个村级农民剧团,其中青阳腔剧团就有48个。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在青阳腔发源地安徽省青阳县,国宝级的青阳腔戏曲艺术濒临消亡;而随着老艺人的相继去世,青阳腔戏曲艺术也险些在湖口县濒临失传。在这种背景下,1982年以来,湖口县着手抢救保护“青阳腔”,20多年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把保护、扶持青阳腔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成立戏曲研究室,搜集、整理青阳腔剧本、音像档案资料,建成青阳腔艺术陈列馆,已搜集到青阳腔手抄剧目131个、正本戏36个、曲牌448首、单折戏与杂出戏64个、音乐资料50余本等。该县还组建了青阳腔专业剧团,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编、导、演职人员俱全的青阳腔专业队伍。1999年,江西省文化厅命名湖口县为“戏曲之乡”。2000年,文化部又授予湖口县“中国民间艺术(戏曲)之乡”。2006年6月,青阳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但是,由于地方财力和科研力量等因素的限制,青阳腔戏曲艺术在传承和研究方面难以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传承保护面临很多难题,如资料保存环境十分简陋,保存手段比较原始,保存方法比较落后。很多光绪年间的手抄剧本,只是简单地放置在档案盒中,没有周密的保护措施;很多录音磁带都是已故艺人的原始唱腔,也未作刻录备份,一旦消磁,将无法补救。另外,资料的搜集、分列、整理等工作也有待细化。
青阳腔戏曲艺术的传承保护,引起了九江学院党政领导的高度关注。他们认为,作为地方高校,理应为地方文化建设贡献力量。为此,他们多次深入湖口县调研青阳腔艺术的有关情况,与湖口县达成“资源共享、共同抢救、联合攻关、保护国宝”的共识。该校特聘青阳腔传人、湖口县戏曲创作研究室主任刘春江为兼职教授,成立青阳腔艺术研究所。双方在九江学院成立了青阳腔艺术陈列馆,组建九江学院青阳腔艺术团,并在湖口县共建四个青阳腔艺术保护传承基地,组成青阳腔艺术课题研究攻关小组,在校园内将青阳腔及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写入教材,开展教学活动,使国宝青阳腔能够在拥有人才、科研优势的高校中,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潜心赣剧研究50多年的江西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万叶说,拥有人才和技术优势的高校可以成为中国戏曲传承的主要途径,通过一代代老师传、帮、带,一批批学生投身传统戏曲的学习、表演和研究,以及先进的计算机软件、硬件设备的支撑,传统戏曲可得到原汁原味的保护和发扬光大。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龚国光认为,高校和地方“联姻”保护传承地方戏曲,是一条正确的路,不如此,民间这些绝响很难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