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听听传承人的心里话

2007-06-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韵 通讯员 焦雯 我有话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后,记者连续采访了十几位传承人。他们中年纪最大的已是81岁高龄,最年轻的也超过了40岁。他们是普通的农民、市民,却承担着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责任;他们个个身怀绝技,却大多不以自己的技艺谋生。采访中,他们说得最多的是自己的责任和对传承的忧虑。

记者

选择了6位作代表,将他们的话实录于下,但愿这些守望者的期待能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

林邦栋,81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传承人,浙江乐清细纹刻纸传承人:

我曾有过十几个徒弟,每月给他们300元工资。可是最好的徒弟在学了两年后改行了。我不怨他,要吃饭嘛,再多的钱我也给不起呀。上世纪50年代,细纹刻纸在北京有经销点,现在没有了,都是口碑相传,人家慕名到家里来买。像我这样的熟手刻一张小图要三天,但售价也不能太高,不然更没人买了。我们那里的黄杨木雕也是这样的状况。

杨福喜,49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传承人,北京“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传人:

我特别希望能够招到有天分、又肯用功的好学生,把这门手艺原原本本地传下去,更希望我的学生将来能超越我,只有这样这门手艺才不会萎缩。但我现在只能带两个徒弟,不是我保守、不肯教,现在的年轻人难得有人能踏踏实实安下心来学艺了。就算有人要来学艺,学艺期间我拿什么来保障他们的生活呢?即便他们现在不计较,三五年学成之后,有没有前途、何以谋生也是我必须得考虑的。政府能否在这方面给点帮助,打消徒弟们的顾虑,安心学艺。

李天明,67岁,陕西汉中杖头木偶传承人:

我是1956年开始学木偶戏的,演了50多年咧。我这戏班都是农民,平时种地过活,逢庙会或是谁家请戏班,我们这十几个人就聚在一起过去演,演上三天总共收900块钱,谁也不指着这个生活。我们演戏不为别的,就是喜欢。只要有人爱听,我们就唱呗。不过现在学这个的人太少了,县里在上个世纪80年代办过一次培训班,后来就没再办,跟我学的人最小的也已经40多岁了。

郎志丽,65岁,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北京“面人郎”传承人:

我是1957年开始跟着父亲学捏面人的,我和父亲也都带过徒弟,但他们都相继改行了。以前语文课本还有篇冰心写的《面人郎采访记》,但现在不再编入课本了,知道“面人郎”的年轻人更少了。我想能不能把面塑开进小学的手工课,让孩子们都来了解这门艺术。我的孙女外孙女暑假都跟着学捏面人,都特别喜欢,外孙女的作品还在学校获过奖呢!我愿在有生之年多出作品,多带徒弟,把这门手艺传下去。只是我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整理材料有困难,希望有关部门能帮帮忙。

秦礼刚,58岁,湖北云梦皮影戏传承人:

我在家乡自费开了个戏馆,每场演出3个小时,门票才1元钱,还要免费提供茶水。每天倒是能有100多个观众,但根本挣不到钱。我有个徒弟已经35岁了,别人请他到剧场里演出,每月也只有600元,上有老下有小,这点钱不够呀。演皮影都不能养家糊口,还有谁愿意干呢?!

赵宝琦,53岁,北京十三堂会传承人:

我们现在的这套规矩是当年从翰林院传下来的,师父传给我们,我们就有责任把它原原本本地传承下去。现在最急迫的问题就是:我们都住楼房了,大型的道具放不下,但更着急的是,找不到排练的地方。由于表演形式的需要,伴奏声响较大,在居民区练的话就变成了扰民。用一年有限的几场演出代替日常排练,是无法很好地传承的。找到一块能长期排练的场地,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