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心中静气 笔底波澜

2007-06-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俭廷 我有话说

刘家科是一位作家,也是书法家。我与刘家科虽未谋面,但他勤于著述,又擅书法,这使我非常敬重。他的散文集《乡村记忆》,把华北平原上一个小村昨天的

故事表达得真挚深刻,感人肺腑,是我喜爱的作品之一,而6月16日至30日,“刘家科书法作品展”在河北文学馆的开展,又使我得以一睹他书法作品的神韵。深感是他那深厚的文化学养、丰富的生活阅历、开阔的艺术眼界,以及他的处世态度、他的性格、他的悟性,造就了他的书法好看耐读的审美内涵。这又一次说明了自古迄今中国书法的“非专业性”,才使书法艺术有了生生不息、不断演进的节奏,也说明了文化学识之于书法的极其重要性。

因此,我们可以说,书法之为艺,确乎其难也。如果说一位作家可以虚构故事,帮文字“煽情”;如果说一位画家可以用色彩来“藏拙”和“说谎”;那么,书法家只能在黑与白构建的世界里寻求自己的表演舞台,在点线之中求得性情的自由。书法,简直就是宣纸上的芭蕾。书为心画,书法在本质上是一个人心灵的流淌,它取决于书法家的内心生活质量和扎实的基本功。刘家科的成功,恰在他身处官场却不求闻达,不为经济大潮所左右,并能在闹中取静,繁中求简,忙中求闲,始终坚守一颗宁静的心来对待生活和艺术。不哗众取宠,不追风媚俗,书风真实、坦荡、质朴、淡然、亲切、精彩,和他的文学作品形成统一的风格。读其书法作品,会感到一股静气扑面而来,在笔墨的安澜之下有着情感的波涛汹涌。他的书法以行草见长,取法欧柳,尊崇二王,甚至隐约可见黄庭坚、赵孟?、文徵明、王文治等人的身影,然而又是属于他自己的独抒性灵之作。从用笔上看,他擅施中锋圆笔,兼以方折、圭角,故能圆而不滑,柔中带刚,于静中求动,灵活多变,宕荡多姿。尤其是在随心所欲的书写之中,能自觉把握行笔速度的缓急和提按的轻重,其顺逆转折之变无不体现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字与字之间的牵连、映带、穿插、呼应、避就关系,促成了总体气势的连贯和丰满;而点画之间的参差、错落、疏密、偏侧、欹斜,又体现出细节的精微和灵妙。其小幅书作,或如静湖涟漪,或如清溪越滩,整幅字宛如一群活泼可爱的禽鸟和鱼虫。其大幅书作,又如同长河奔涌,一泻千里,从中分明可以看出他激情奔放时的不可遏止,甚至是其喜怒之情的尽情宣泄。

多年来在我们的书法作品中呈现出一种浮躁之气、狂怪之气、萎靡之气,虽非主流,却破坏力很大。加之媒体不切实际的炒作和理论家不无偏执的误导,使这些“非书法”作品获誉多多。这正应了宋人戴复古的诗句“近日不闻秋鹤唳,乱蝉无数噪斜阳”。相反,像刘家科这样根植于传统文化而又充盈着文静之气、清新之气、朗润之气的书法作品,却往往被误读、冷遇,一如山中寒梅之“寂寞开无主”。刘家科的书法,一扫书坛的颓败积习,正本清源,回归传统,又充满赏心悦目的现代气息,因而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