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围绕北京东四八条的拆迁,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论。普通百姓、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东城区文管所与北京市文物局,都介入其中,而且在每一部分人群中都存在着支持与反对两种不同的意见。反对拆迁的意见认为:东四三条至八条是北京市第一批认定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应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保护,不能够随意拆
众所周知,北京的古都风貌是由城墙、皇宫、胡同与四合院组成的。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城墙消失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改造,胡同急速消逝,至今已然泯灭了一千条左右,在二环路以内有将近三分之一的胡同不复存在。胡同是四合院的载体,胡同沦亡了,四合院自然随之不存。而在这些旧建筑消亡的同时,新的建筑则如雨后春笋般耸立起来。这些新建筑与尚存的胡同、四合院形成了一道怪异的风景。我们不能说,在对北京进行新的建设的时候,规划者在有意识地制造新旧景观的冲突,但是客观上却造成了这种不和谐。为什么会是这样?我认为根本的原因是忽略了微观地理。与宏观地理不同,微观地理是区域地理,一个社区,一条胡同,以及其所包含的历史与人文因素。微观是宏观的源头,城市的改造往往从一条胡同,一片区域做起,渐进到一定程度,城市的面貌便会发生巨大变化。当我们在混沌的麻木中惊醒的时候,北京已非旧观了。
真实情形是北京作为六朝古都,从整体上说其风貌已经不复存在,尚存的只不过是不相关联的四十片历史文化保护区,而且这些保护区仍然受着或多或少的侵蚀,东四八条便是明显的一例。如果东四八条的例子泛滥开去,所有保护区内没有文物价值的四合院都会被拆掉而建设新的四合院,四十片文化保护区也就不存在了。没有了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北京只剩下孤零零的紫禁城,这将是非常可怕的。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角度考虑,积极的做法是,不仅应该对其进行切实有效的保护,而且应该对周围的新建景观进行改造,糅进历史元素使之与其相适应。仍以东四八条为例,其东是新建设的小区,高耸、巍峨、新异,在体量、材质、颜色上与东四八条的传统风貌形成强烈反差,而难以兼容。当下的形势是,我们不仅应该把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工作落到实处,而且应该认真研究如何使历史文化保护区与周边新的景观相协调,至少是在视觉上渐次融合而使我们的城市美丽、生动。如果是这样,保护北京的古都风貌庶几还会有几分希望,而使我们产生一些慰藉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