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主持下,陕西省礼泉县的领导、陕西“礼泉家乡布”协会的会长和织布能手被请到了北京,与研究和关注中国女红文化的专家学者,中国轻工协会的领导相聚一堂,讨论如何振兴中国女红文化的代表“礼泉家乡布”。
陕西省礼泉县位于关中平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隶属咸阳。是礼泉家乡布的重
据考证,家乡布在礼泉的历史距今已有2200多年。说起礼泉家乡布的起源,我们不能不提到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那就是汉代薄太后。
薄太后,历史上叫薄姬,是汉代第三位皇帝汉文帝刘恒的母亲。据《史记・外戚列传》记载,薄姬祖籍吴郡,原为楚汉相争时诸侯王魏豹的妻子,魏豹因谋反被杀,薄姬就被送到了“皇家纺织厂”。以后被汉高祖刘邦纳为妃子。薄太后入宫时,吕后已主宰后宫,参与朝政,为了避免吕后暴虐,刘邦为薄太后在今天的礼泉县烽火镇徐张村修建行宫一座,取名红觉院。
薄太后来自南方,种棉、纺织技术都很高,她见村里的妇女不会种棉,不善纺织,虽然身为皇妃,她还是白天亲自下田教妇女种棉,晚上教她们纺线、织布和刺绣。在她的带领下,村里的妇女们都学会了织布,织好了布,放在池塘里洗,用“五倍子”做染料,染得乌黑发亮,各地客商都争相购买。
在薄太后的亲自指导和示范下,这里的妇女种棉、纺织和刺绣一直都很闻名。由此带动礼泉一带的家乡布发展到了一个很高水平。以致于几千年来经久不衰。
2200年后的今天,礼泉家乡布再次受到关注。
据陕西礼泉家乡布协会会长李宗渊介绍,礼泉家乡布生产过程极其复杂,从采棉到弹花、挫棉、纺线、浆染、落线、经线、刷线、做棕、上机、织布等等,大大小小有72道工序。仅礼泉北部山区的八个乡镇,就有传统老织布机六七千台,能织布的妇女有2万人。全礼泉县家乡布的年生产能力达到数十万米。这种布用纯棉线做原料,全部工艺都在老式织布机上完成,数以百种的花色具有浓郁的陕西关中文化气息,其质地柔软舒适、透气性好,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他表示,礼泉家乡布已成为礼泉地区农村脱贫奔小康的重要渠道。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已正式将礼泉家乡布的妇女培训项目纳入西部“幸福妈妈计划”之中,在礼泉叱干镇将建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礼泉家乡布妇女公益培训基地。该项目的实施,将使更多农村妇女加入传承千年中国女红手工技艺的行列,改善西部农村家庭生活条件,促进西部经济发展,加快西部大开发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