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各地高校科研成果抢滩广东

2007-06-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景华 我有话说

6月15日,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持有的“大容量不间断电源”发明专利,获得2007年广东专利金奖。副总裁欧阳秋桂告诉记者,是产学研合作创造了“不间断电源”功率由80KVA到1500KVA的奇迹,使起步晚于国外30年的UPS行业几年内就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公司也由一个民营小企业成为行业的“领头羊”,产值从几千万元迅速扩大到5个亿。

冠军集团创造的奇迹彰显了产学研结合的威力。自2006年4月,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实施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以来,共有167家高校、2368家企业合作实施产学研项目3287项,初步探索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校为技术依托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新模式,为我国新时期的产学研结合提供了示范经验。

“省部合作”开启我国产学研结合新局面

广东作为第一经济大省,2006年GDP达到26204亿元,约占全国的1/8,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连续12年全国第一。当前广东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主要表现在增长方式比较粗放,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发展成本不断提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事关广东前途命运的决战”。产学研结合,尤其是与国内一流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成为广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突破口。

我国的高校集聚了大量的科技资源,拥有全国半数以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重点学科。然而,由于产学研结合机制不完善,导致大量科技成果“藏在深闺无人识”。而我国大中型企业有研发机构的只占25%,即使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广东,也不到30%,大量中小企业无研发能力。

2006年4月,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成立产学研结合协调小组,共同选择广东作为产学研结合的先行示范区,推动高校发挥科技、教育和人才资源,与广东产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目前已有70多所国家重点高校和广东企业联合实施了一大批产学研结合项目,初步建立了产学研联盟、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高校专业镇对接等新模式。一年来的实践证明,省部产学研结合的战略举措是切实可行的,不仅将国内最强的高校科技、人才资源,注入到国内最大、最活跃的省级经济体系中,大幅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水平,还提升了高校的办学水平,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的新目标。

产学研联盟携手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

5月26日,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中科大等12所高校联手广东美的集团、科龙电器、格兰仕、万家乐等12家国内家电龙头企业,在广东顺德组建了“白色家电产学研战略联盟”,同时,科达机电、广东锻压机床厂等5家机械装备企业也与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7所高校联手,组建了“机械装备产学研战略联盟”。两大联盟将利用技术优势,加大对基础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以提高我国家电、机械制造业的研发水平和产品创新能力,建立自己的行业和技术标准。据悉,像这样的联盟,目前在广东已建立了10多家。

省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产学研联盟是一种校企合作的新机制,实施重大项目的新载体。要通过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部属高校为技术依托,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互惠共赢、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初步实现产学研合作由短期、松散、单项合作向长期、紧密、系统合作的转变。下一步,将根据广东电子信息、精密制造、汽车、石油化工和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的发展需求,引导和支持广东具有实力的企业、科研单位与部属高校共建100个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使高校的科技创新尽快进入广东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推动广东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改造升级,抢占产业核心技术制高点。

省部合作提升广东产业竞争力

广钢集团是广东省重点扶持发展的企业,目前已与北京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合作产学研项目36个,申请了20多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其中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开发的集装箱板,其技术世界一流,摆脱了我国集装箱板生产长期依赖进口的状况,极大地促进和带动了我国集装箱行业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2006年广钢的营业收入达到209亿元,在广东大型企业竞争力50强中名列前茅。实践证明,产学研结合是推动广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广东经济发展模式战略性转移的重大举措。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广东各类产学研合作项目达3287项,各级政府财政投入10.5亿元,企业投资165亿元,参与企业2368家,参与高校167家。仅2006年产学研结合省部专项资金支持的重大项目,可实现产值100多亿元,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350多项。

    例如,清华大学到广东进行转化的科技成果“基于国标的数字电视关键应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其技术国内独创,国际领先,拥有30多项专利,预计未来3年产值可达8亿元以上。省部产学研结合还吸引了1000多名专家教授来广东与企业开展创新型研究,培养中高级人才2000多人,一批广东紧缺的技术人才也在项目实施中得到了培养。

目前,在电子信息、服装、五金、家电、陶瓷等领域,广东已有100多个专业镇与28所高校进行了技术和人才的对接。高校与专业镇对接有效地提升了专业镇特色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也开辟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新领域。例如,东华大学与佛山顺德均安牛仔服装专业镇实施系列合作项目,将会使产品附加值提高20%,缩短生产周期30%~50%,并且降低企业检测成本,促进牛仔服装行业优化升级。

广东省、教育部和科技部在广东联合推动产学研结合,是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广东和高水平大学的一大创举,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