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民工大学”学校一路绿灯
浙江财经学院的“民工大学”最初被称为“文化补习班”。浙江财经学院研究生部、后勤部门去年元旦时联合举行了一场“我帮后勤服务人员写一封家书”的活动。在那个活动上,许多以前没有上过学,甚至连基本的汉字都不认识的阿姨、大伯们在学校研究生一对一的帮助下,共同给自己远在天边的亲人寄去了新年的祝福。这次帮助后勤人员写家书的活动让他们感觉到,“与其帮他们写,倒不如教他们写”。由此,创建文化补习班的想法初具雏形。
后勤服务部很快向全校范围内的后勤服务人员发出开设“文化补习班”的通知。同时,部门工作人员又很快购置了纸、笔等这些相关的学习用具。整个浙江财经学院,对于“民工大学”的开办都给予了“一路绿灯”。
把最需要帮助和最愿意帮助的人结合起来
韩鑫,浙江财经学院经济史专业的二年级研究生,是这所学校“民工大学”主要发起创建者。作为第一届文化补习班的老师,他参与了“民工大学”创建发展的全过程。去年10月,当“民工大学”的第一堂文化补习课开课当天,仅仅能容纳50个人的学校特批的多媒体小教室里,足足挤进了80人,听“基础汉字学习课”。令这些研究生老师们感到意外的是,学习内容简单的第一堂课时,课堂秩序却出奇地安静。这让韩鑫内心受到了震撼。
第一堂文化补习课的成功,让韩鑫他们这群研究生们更加坚定了办好“民工大学”的想法,因为他们所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如此渴求而又急需帮助的人。
随后,韩鑫他们对学校未来的“民工大学”进行了简单的基本架构。首先,成员必须要面向文化层次最低、最需要帮助的民工朋友。其次,老师必须是自愿提供无偿服务的学校在读研究生。针对这两个基本要求,韩鑫认为这是“把最需要帮助和最愿意帮助的两个人群结合的最好方法,是一种最稳定的组合,也是最能实现和谐存在的搭配方式。”
“大学毕业证书”让学员们乐开了花
“民工大学”正式开办了。而这一特殊大学里的每一堂课都被称为“文化补习课”,一堂课60分钟左右,一个月开三次。课堂上一群特殊的教师和学生,分别是学校的研究生们和后勤的民工们。
“研究生老师”把他们的课统一定位在“文化”层面,而“老师”的队伍也一步步扩容了。不仅有和韩鑫一起学经济史的同学参加,还有来自会计、金融的研究生,当然还有跟这个补习班很“对口”的汉语言专业的研究生。研究生们根据前期调查发现,补习班中的民工学员们,小学及小学文化以下的占了多数。于是,按照民工大学初创时的要求,他们最终一致决定将文化补习的课堂教学内容确定为教书写字为主。当然不仅要教会他们认字,还要教学员们学会看学校的一些简单通知、公告等,学会“写便条”之类的基础文字应用能力。
记者了解到,三个星期之后,第一期参加集体学习的50名民工学员们正式拿到了“民工大学”的结业证书!
民工们在这里学会了很多
今年57岁,来自金华的贾顺喜,是这所“民工大学”中最年长的一位。在财经学院负责绿化园艺工作。他说,“别看就这区区的几堂课,现在我再听大学里老师、学生们之间讲话,感觉听得清楚多了,以前他们说的很多词啊、语啊,都不懂,现在却也明白原来就是那个意思。”
家在贵阳大山深处的陈贵花,是苗族人,也是这所学校后勤民工群体中不多的少数民族,她今年28岁,尽管非常年轻,但却是一位连一年学都没有上过的“不识字”的年轻人。谈起上“民工大学”之后的感受,陈贵花兴奋地说“在文化补习班里我终于学会写自己名字了,以前就是发个工资啥的,都是请会写字的人帮忙代写的。”
当记者问起民工朋友们对大学的印象和来到大学工作之后的感受时,他们普遍反映:在大学校园里感觉“很安静,很安全,学校对自己也好,感觉自己在这里会被尊重”。学校每日三餐都会发他们餐券,统一住宿在宽敞明亮的集体公寓里面。尽管工资会比一些工厂、企业里稍微低一些,但学校里的工作轻松很多,休息时间也多,福利也好,每逢节假日都会收到来自学校方面不同形式的慰问,感觉像在家里一样。尤其是自从去年开办“民工大学”之后,他们都感觉精神上充实了很多,平日工作起来更有干劲了,生活也有滋有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