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阜新市气象局局长崔广心急如焚,忙着指挥他的精兵强将投入抗旱工作。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入夏以来辽宁省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阜新的旱情尤为严重。
阜新地区十年九旱,自然降水对这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十分重要。崔广努力把气象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仅做到准确预报,而且采取人工影响天气的手段,
用毕生精力研究避免气象灾害给农业造成损失
崔广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民有着特殊的感情。小时候,村里人由于不下雨种不上地、庄稼没长成就被霜打死了而忧心如焚的样子,在他心底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高中毕业后回乡参加农业生产,使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当市、县的几个部门到农村选干部时,崔广毅然选择了县气象站。
到气象站工作后,他越发感觉到肩上责任的沉重,下决心要用毕生的精力,来研究如何避免气象灾害给农业造成损失,让农民年年都有好收成。这个愿望,一直是他努力学习的巨大动力。多年来,崔广养成了将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习惯,刻苦学习、钻研业务使只有高中学历的崔广先后晋升为天气预报工程师、天气气候高级工程师。他从研究预报天气防范气象灾害,到研究抢春墒、适时早播,研究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改革耕作制度,研究引进适合阜新的优良品种,研究人工增雨、风力发电。周而复始的立题、解题、破题,在别人看来也许显得枯燥乏味,但他从不觉得苦,不知道累,从未动摇,也不后悔,他觉得,既然干上这一行,就必须钻这一行,就必须做得最出色。
每年的4月至9月是崔广最累、最紧张的日子。他是当地人工增雨作业的地面总指挥,既要实现人工增雨的目标,又要保证飞行安全,对于每个细节,他都考虑再三。飞机上天有三怕。一怕雷电,二怕强对流,三怕高空大风。为了保证飞行安全,崔广有时要亲自上飞机摸情况。每次搞人工增雨,他必定彻夜守候,分析研究天气变化,最终做出决策。他常说,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来不得半点马虎。2001年,阜新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地里的庄稼一片枯黄。6月上旬,天气预测会有一次降水过程,为了抓住这个机遇,崔广三天三夜没睡个囫囵觉。困了,就伏在办公桌上小睡一会儿,饿了,就吃袋方便面。他指挥飞机起飞6架次,发射了近百枚火箭。人工增雨的效果非常显著,全市平均降雨40多毫米。看到这场透雨之后庄稼泛起了绿色,崔广感到极大的欣慰。在他心中,气象事业永远是第一位的。这些年来,他起早贪黑、持之以恒地做着自己立志要做的一件件平凡小事,无怨无悔。在气象这个自然科学领域里,也使崔广收获了无限的乐趣,每当他把学到的新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收到预期的效果,那就是他最高兴的日子。
创造用气象资源为农业服务的“阜新模式”
崔广创造了利用气象资源为领导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经验,同行们称之为“阜新模式”。长期以来,阜新的农作物主要以玉米、高粱为主,“种一坡,拉一车,打一簸箕,煮一锅”,这句民谚是对当时阜新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风调雨顺时单产过250公斤的也没有几个乡,土地虽多却养活不了农民。崔广发现,造成玉米、高粱不能丰产的重要原因是农民采用的传统种田方法,由于开犁时间晚,遇到霜期来得早,庄稼还没长成,必然大幅度减产。针对这个问题,崔广建议开展最佳播种期试验,得到市委、市政府的支持。
从1996年到1998年,阜新市由市气象局牵头,会同多个涉农单位在4个乡镇联合开展了适时早播试验。崔广不但亲自主持这个课题研究,而且还担任了化石戈乡试验点的负责人。早播试验一共进行了3年,每年从3月开始测地温、测墒情,先后在4月份、5月份选了十几个时段分别播种,然后观测各个发育期作物的长势,直至秋收。3年的试验,积累了几十万个数据,得出了阜新地区玉米、高粱最佳播种期是4月10日至20日的科学结论。从1997年起,适时早播在全市农村大面积推广,使粮食单产增加了50公斤。适时早播被称为阜新粮食生产的一场技术革命,气象科技的应用对阜新市粮食产量的跨越起到了引领和催生的作用。
崔广以气象科技为依托,做了大量服务农业、服务农民的实事,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如今,努力使气象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气象为农业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已经成为阜新市气象局全体职工的共识。不久前,辽宁省气象局党组和阜新市委分别作出决定,要求全省气象部门和全市党组织开展向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崔广同志学习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