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枣庄6月26日电(记者邢兆远 通讯员陈学超)“正月立春寒未消,二月风摆柳千条,三月小燕吃柳叶,四月樱桃(哎嗨)挂满梢(嗨)……”今天,记者在山东枣庄市台儿庄运河南岸的黄庄村倾听了一曲运河花鼓,其词曲清新婉转,令人陶醉。据介绍,近年来台儿庄的文艺工作者对运河花鼓进行了抢救性挖掘与整理,新
运河文化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繁多,其中运河花鼓表演风格着重突出幽默、风趣、奔放等特点,但又不失优美、流畅、细腻之风韵。运河花鼓表演一般由5人组成,一琼伞、两扇花,两鼓手。在道具、服饰方面很接近生活;两鼓手则是头扎黄色头巾,一副壮小伙模样;两扇花则头戴一朵红花,梳一条辫子,典型大家闺秀模样。
据台儿庄文化局的同志介绍,运河花鼓产生于台儿庄运河两岸,广泛流传于鲁南、苏北地区,大约已有200年之久。此舞是鲁南老百姓在节日、农闲期间最喜欢的一个节目,也是他们自娱自乐的最好形式。
运河花鼓的曲词非常简朴,大都是一些即兴演唱的词,很接近老百姓的口头语,所以很容易被老百姓接受。1992年,台儿庄区运河花鼓代表山东省参加了第二届中国天津国际友好城市艺术节暨“南开杯”民间广场艺术邀请赛,荣获二等奖。新创作的花鼓剧目,在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基础上,突破了人员的限制,在表演形式上更加贴近了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活。
近来,台儿庄区组织文联、文化局等有关人员遍访苏北、鲁南老艺人,对运河花鼓的内容形式进行调查研究,进行抢救性挖掘与整理,将其被搬上舞台荧屏,在枣庄市演播中心现场直播,使这一民间奇葩重放异彩。新的运河花鼓保留了原有的唱调和清新自然的风格,同时推陈出新,曲词内容主要是反映改革开放后运河儿女取得的新成就,体现现代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