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6月26日电(记者杨谷)北京大学今天在京展示了“x86技术转让”项目的阶段性创新成果――“x86兼容CPU”FPGA原型系统,并成功地在原型系统版上运行Windows系统、Linux系统和Word等应用程序。这标志着北京大学掌握了主流CPU――“x86兼容CPU”设计技术,我国从此进入拥有主流CPU设计技术的领先
“x86技术转让”项目始于2005年。2005年10月,AMD公司向我国转让了低功耗x86微处理器核心技术,这也是迄今为止美国允许出口的最高级别的CPU技术。北京大学作为我国指定的技术受让机构,一年多来积极消化吸收AMD的先进技术,在对转让的x86技术进行优化和创新的基础上,设计出了x86指令兼容和Windows系统(包括Win98、Win2000、WinXP、Win2003)兼容的FPGA原型系统。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建华在今天的会议上表示,与AMD的这一合作,是中美之间最有价值的技术转让之一。
北京大学微处理器研究开发中心主任程旭教授是这一项目的负责人,他介绍说,北大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消化先进的x86核心技术,与北大10多年来长期坚持自主创新的CPU技术研发有很大关系。据了解,我国有多支队伍在从事CPU技术的研发,但都不能实现与Windows系统的兼容。程旭表示,北京大学的这一成果,可能是全球除了美国之外唯一的能够与Windows系统兼容的CPU。
作为x86核心技术的转让方,AMD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海克特・鲁毅智表示,AMD长期以来坚持以实际行动帮助中国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未来AMD将继续支持中国发展高科技产业,推动中国x86技术的产品化和产业化。
据程旭介绍,x86兼容CPU在移动终端、智能家电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FPGA原型系统的试验成功具有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可以在半年内实现CPU的批量化生产,预计北大众志公司将在2008年上半年推出基于这种CPU的第一款产品。